上海行测试题

首页 > 上海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0上海公务员考前常识速记:傲人成就

未知 | 2019-11-27 09:19

收藏

  2020上海公务员考前常识速记:傲人成就

  (一)量子科学

  近日,清华大学段路明教授研究组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实现

  了  5 25 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

  

  (二)中国卫星

  1. 张衡一号。2018 年 2 月 2 日,我国成功将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发射升空。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 “少年星一号”( 中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 )、

  NewSat-4/5 等六颗国内外的微小卫星。“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

  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 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张衡一号”是

  我国全新研制的国家民用航天科研试验卫星,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

  划的首发星。 我国首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上天,搭乘“张衡一号”。

  2.北斗三号。到 到 8 2018 年年底,将有 8 18 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服务区域覆

  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周边国家;到 0 2020 年,将完成 5 35 颗北斗三号卫星

  的组网,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

  3.嫦娥四号中继星命名为“鹊桥”。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成功。这是世界

  首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专用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中继星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

  拉格朗日 L2 点的通信卫星。

  4.2018 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

  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光

  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

  5.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

  6.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专项高分六号卫

  星。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实现精准农业观测的

  高分卫星。

  7.我国自主研制的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龙江二号”目前已进入

  环月轨道,星上搭载的沙特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等载荷全部正常开机,成功

  获取了清晰的月球表面可见光图像。

  8.由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的商业航天小火箭“捷龙一号”

  是中国航天“国家队”纯商业模式打造的首枚商业航天运载火箭。

  9.国内首款商用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宣布完成全系统设计工作,

  计划在 2019 年完成全部地面试验,2020 年开展首飞。

  10.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联合发布消息,将嫦娥四号在月球

  背面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小环形坑分别

  

  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将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

  为“泰山”。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的成果得到国际认可。此前,月球背

  面共有四座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它们是:石申环形山、张衡

  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和郭守敬环形山。月球表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三)大国重器

  1.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三代核电技术 -- 华龙一号。

  2.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 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 “深蓝 1 1 号” 2018

  年  5 月 4 日在青岛建成交付。

  3.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世界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宇宙号”在上海正式交付。

  “宇宙号”将主要运营亚洲到欧洲的航线。

  4.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完钻井深 7018 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

  新纪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

  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5.我国陆上首口井深超过 8000 米的天然气生产井——克深 902 井近日投产,

  日输天然气达到 40 万立方米。

  6.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实现全桥主塔全部封顶,全长 16.34 公里,是世界

  最长的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7.三峡工程最后一个建设项目——三峡升船机工程已具备正式通航条件。这

  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

  8.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

  号”12 日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

  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天鲲号”是现役亚洲最大的绞吸挖泥船“天鲸号”

  的升级版,设计每小时挖泥 6000 立方米。

  (四)南极科考

  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 1985 年 2 月 20 日建设完工。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

  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以及 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

  

  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面向太平洋扇区,是南极地区岩

  石圈、冰冻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单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区域,具有

  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8 年 2 月 7 日,在 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 2022 年建成,建成后

  将填补我国在西南极地区的考察站空白,将成为中国“功能完整、设备先进、低

  碳环保、安全可靠、国际领先、人文创新”的现代化南极考察站。目前,已有美、

  新、意、俄等 6 个国家在此区域建设了 7 个考察站,国际上在罗斯海区域选划设

  立了南极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五)世界遗产

  1.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 和文化双遗产目前共 3 53 处,

  世界第二。

  2018 年新增加一处: 贵州梵净山(自然遗产)

  我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有:4 个, 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景区、武夷

  山。

  山西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

  2. 我国的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7 年四个:

  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获得正式批准

  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包括广西龙胜龙脊梯田、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

  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目前我国共 15 个,世界第一。

  3.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7 年,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3 处古代水

  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

  2018 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在加拿大公布,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

  堰和长渠申报成功。

  

  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 17 处。

  4.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7 2017 年,甲骨文、《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

  (3 1693 年至 6 1886 年)》(我国和葡萄牙共同提交)。

  《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

  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

  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

  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

  我国目前共 13 份:《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1693

  年至 1886 年)》、甲骨文、南京大屠杀档案、《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本草纲目》、《黄帝内经》、“样式雷”建筑图档、清代

  科举大金榜、东巴古籍文献、清代内阁秘本档(有关十七世纪在华西洋传教士活

  动的档案)、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5.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6 年,二十四节气。2018 年,“中国藏医药浴法”。目前我国共 40 个,

  世界第一。

  (六)其他成就

  1.我国首款全复材多用途无人机首飞成功。

  中国首款全复材多用途无人机——龙 翼龙 I I- -D D 无人机 23 日在西部某机场成功

  首飞。翼龙 I-D 无人机通过采用全 复合材料结构等措施,在起飞重量、升限、航

  时、通讯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可应用在 情报获取、监视、侦察、反恐、边境巡

  逻、缉毒和反走私等安全领域。

  中国航空工业近年来抓住全球无人机发展进入创新跨越新时期的机遇,以先

  进的研发技术和产业优势推动无人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化发展。其中, 翼龙系

  列无人机是航空工业的” “拳头产品”,并逐步成长为国际无人机市场“中国制造”

  的一面旗帜。

  2.“川藏第一桥”通过荷载试验

  

  被称作 “川藏第一桥”的雅康高速兴康特大桥,2018 年 12 月 18 日通过桥

  梁荷载试验。从 雅安到康定的雅康高速是四川甘孜藏区首条高速公路,计划元旦

  前开通,届时从成都到康定开车将从原来的 7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左右。

  3.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

  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次发射的技术验证卫星属于正在推进中的国产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

  — “虹云工程”。该工程将能实现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服务,并实现通信、导航、

  遥感的信息一体化。

  本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295 次发射。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

  征十一号准备周期短,机动灵活的特点确保了技术验证星顺利发射。

  根据计划,“虹云工程”将在“十三五”末前再发射 4 4 颗业务试验星,并预

  计在“十四五”中期具备全面运营条件。

  4.田湾核电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田湾核电站 4 号机组具备商运条件,标志着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

  电二期工程全面投产。田湾核电站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二期工程 3 号、4 号机

  组全面投产后,一年发电量可供 1000 万户家庭使用一年,预计每年减排效益相

  当于在长三角地区种植超过 3.5 万公顷森林。

  5.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

  华为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首款 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

  6.我国首列可变编组动车组完成试验

  我国首列可变编组动车组在中车唐山公司完成全部 60 余项厂内试验,通过

  独有的可变编组验证,具备出厂条件。可变动车组对动车组设备、功能和结构进

  行重新设计和定义,研制出双层座车、大定员纵向卧铺车、座卧式 VIP 车、商

  务座车、座卧转换卧铺车、餐货和客货合造车等全新车型。

  

  7.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

  700 通过了详细设计评审,标志着“新舟”700 飞机项目将全面转入生产试制和

  验证阶段。根据计划,“新舟”700 飞机的第一架机将在年底前实现首飞。

  “新舟”700 飞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 70 座级涡桨支线飞机,最大速

  度可以达到每小时 637 千米,非常适合高温、高原、短跑道机场和翻山越岭复

  杂航线等运营环境。

  8.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油田顺北鹰 1 井完钻井深 8588 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

  深纪录,相当于从 8844 米的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打到山脚,标志着我国已掌握

  世界先进的超深井钻井技术。

  9.“深海勇士”号完成首次印度洋科考

  “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随“探索一号”科考船靠港三亚,完成历时 121

  天航行 17000 余海里的西南印度洋热液科考航次。

  10.郭守敬望远镜巡天光谱数突破千万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日前面向全球发布了镜 郭守敬望远镜 7 7 年光谱巡天的成果,

  这也是目前世界上 天区覆盖最完备、样本数量最多的 天文数据集,为研究银河系

  的 形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郭守敬望远镜 7 年巡天,共获取 1125

  万条光谱,相当于对上千万个星体进行了 “人口普查”,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获取

  光谱数突破千万量级的天文项目。同时,此次公布的数据中还包括一个 6 636 万 万

  组恒星光谱参数星表,这也是目前 全世界最大的恒星参数星表。

  郭守敬望远镜简称 LAMOST,是中国天文学家自 主研制的第一台大规模光

  谱巡天望远镜,能够同时观测 4000 个天体,是目前世界上光 谱获取效率最高的

  望远镜。

  11.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拉开今年北斗组网序幕

  

  我国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也标

  志着第 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了它的第 0 100 次发射。

  此次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是我国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一员。 长

  三甲系列火箭包括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型号,我国的 “嫦娥”“北斗”

  “风云”等航天器几乎都是由它来完成发射,它是我国目前发射次数最多、成

  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

  到 预计到 0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

  12.中国的空间站——天宫

  2019 年 年 4 月 月 25 日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

  对外发布中国空间站研制进展视频,并在北京举行了中国载人航天庆祝

  2019 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

  当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迈进“空间站时代”,正在全力进行空间

  站研制建设。2022 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完成在轨建造任务,

  成为长期有人照料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支持开展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

  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其基本构型包括 天和核心舱、 问天实验

  Ⅱ 舱Ⅰ和梦天实验舱Ⅱ,每个舱段规模 20 吨级。

更多上海公务员常识知识可关注:上海公务员考试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