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事业单位高分技巧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高分技巧

2015年上海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范文:老人被讹真相

未知 | 2015-09-21 15:17

收藏


  【背景链接】

  新闻为何产生反转?一个原因是:碎片化信息与刻板成见的结合。在自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到加强,甚至变成即时性的——最好第一时间将信息公之于众。同时,碎片化传播成为习惯,很多信息未经核实或并不全面,也被广泛传播。然而,信息所涉及的对象在公众心中可能存在较为牢固的刻板成见,如被撞倒的老人、打人的城管等。在刻板成见作用下,当人们接收到碎片化信息时,根本没耐心作出理性判断,而是任由碎片信息调动自己的刻板成见。于是,结论快速得出,这个结论可能以偏概全,也可能过于主观臆断。这为以后的新闻反转提供了可能,一旦新的不同信息传来,人们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之前的判断过于匆忙和武断。

  【华图解析】

  新闻反转的第二个原因,是记者报道失实与对公众焦虑的刻意迎合、刺激。要有受众意识,只有有了强烈的受众意识,记者的传播才可能实现其效果。但是这种受众意识不是一味迎合受众,更不是对受众某种焦虑的刺激。遗憾的是,一些记者和传播者有时忘记了理性客观的原则,在报道新闻时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焦虑,并且通过选择性报道不断刺激这种焦虑,以期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新闻反转本来也是新闻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有时,接近真相一时存在难度,媒体需要通过不断的“有机运动”来逐渐接近真相;所以,对于非主观出现的事实瑕疵,不必苛责。但是有些新闻反转则带有着强烈的炒作成分,出现反转并不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全面,而是传播者利用人们内心的刻板成见和焦虑情绪做文章。因此,在审视新闻反转现象时,既要看到传播者把关意识的缺少,也要看到人们内心存在的刻板成见与情绪焦虑。

  只要上述两种东西还在,新闻反转的现象在自媒体时代就不会绝迹。而始作俑者,可能是当事人,也可能是记者。

更多事业单位信息备考: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