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事业单位高分技巧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高分技巧

2016年上海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指导:写作引用的例子从哪里来?

未知 | 2016-04-01 16:03

收藏


2016年上海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指导:写作引用的例子从哪里来?由于事业单位新大纲中,综合应用能力部分极大的往公务员申论方面靠拢,上海华图特给大家介绍一篇申论问的写作,已供大家参考。


  一、选取材料中的事例

  申论给定资料中案例型材料较多,占整个申论材料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如果能选择恰当的事例,同样能使申论文章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与可信度,达到相应的论证效果。那么,怎样从6000-8000字的给定材料中选择合适的事例来论证与支撑自己的观点呢?这需要考生对自己所选取的分论点与材料中的事例进行一定的权衡。如果分论点来自给定材料,可以用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来对材料中的事例进行概括,避免大段抄袭材料的误区。

  比如2012年421省考要求结合对“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大地。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的体悟写一篇文章。回到这段话所在的材料,我们可以得出文章是以“保护动物福利”为主题。材料中大量谈到了虐猫、虐狗等社会事件,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既紧扣主题又能举出相关的事例来加以支撑,从而能由小见大的展开与深入,达到写作申论文章的目的。

  当然,申论材料中的事例尽可能少用,因为当大家都用材料中共同的事例来写作时,这也就使得事例过于俗套,没有一点新颖之处,不会获得考官的青睐。江苏公务员考试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拿来主义,只是保证考生在无话可说时的对策而已。

  二、引用典型事例

  在申论写作中可以举些典型事例(名人故事、文学作品故事、神话寓言故事等)来对论点进行论证和支撑,从而使得论点更具说服力,也使得申论文章更加丰满、鲜活。在举典型事例的过程中,切忌对人物进行长篇大论,不要过于冗长、啰唆,用尽可能精炼、简洁的语言来对其进行叙述和概括。比如谈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则可举韩信的胯下之辱、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海伦·凯勒的身残志坚、贝多芬的双耳失聪等故事,也可结合考生自身的所学与积累举些相对来说并不是众所周知的名人事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比如2011年国考要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则可举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关于治河的事例,比如大禹治水、东汉王景修渠筑堤、清代河道总督朱之锡筑堤疏渠等等。大禹治水相对来说尽人皆知,东汉王景是材料中提到的,而朱之锡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很熟悉。江苏公务员考试网认为,这样举例既让人信服,又避免俗套,容易获得考官的好感和亲睐。当然这些事例需要大家平时不断积累。

  考生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多积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例,和自身所学的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名人故事,这样在申论文章的写作中才能真正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同时获得高分。

  三、结合自身经验或体会

 近些年申论作文发生了新变化,在写作要求上特别注意考生结合自身体会和社会实际来命题,从而使得申论作文更加贴近现实和生活,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相应地,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单纯停留在一般议论文的范畴,而更多加入了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些新的元素和特点,体现了申论作文命题的新趋势。这种新趋势要求申论文章的写作不再单纯停留在思想深刻、论证充分方面,而且对考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以及解决当下我国面临的问题的能力考察有所提升。作为一名未来的公务员,不关注社会是不能真正做好公务工作的,必须要求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现实,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申论作为一种运用政府思维与政府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目的特殊性。

  在申论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如果我们自身有亲身经历,则可以谈自己的经验;如果没有亲历,则可以谈自身的体会总的来说,申论文章例证法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己的论点,也是为了扩充自己的论点,同时也可以根据这种事例故事考察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考察写作者的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从而达到申论考试作为选拔未来机关工作人员的目的。


更多综合应用能力热点:事业单位考试网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