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据爆料网友肖先生昨日称,10月4日到达青岛后,他们选择了“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就餐,在吃饭前,曾详细询问过菜价,向老板确认过大虾38元究竟是一份还是一只,肖先生称当时老板说的是38元一份。但吃完饭后,老板却称大虾价格为38元一只。
另一位有相同遭遇的朱先生向北青报记者提供的手写账单中可见,“蒜蓉大虾”的价格共计1520元,加上其他菜的消费,共计2175元。
此外,网友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善德活海鲜烧烤”的价目单,该价目单显示,“海捕大虾38元”,旁边没有标明计价方式是按“一个”还是“一份”,但在价目单的最下方,有“以上海鲜单个计价”的说明。(北京青年报)
青岛市7日做作出决定,对青岛市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青岛市同时提出,坚持问题导向,查处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10月7日 新华网)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人民网:正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了事态激化。有欺诈,不可怕,只要有说理的地方,有人正常管事,这事儿就大不起来。怕的就是公权力麻痹,让游客得不到一点儿公共资源的救济,四下无援,周遭冰冷,本来就一腹委屈,能不转化为一腔怒火吗?怒火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并引起共鸣,就会大面积燃烧起来。导火索刺刺燃烧时候你不浇灭,这样的管理能不出事吗?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呜呼,蚁穴果能溃长堤乎?实溃于视蚁穴如不见的典守者之手也!不作为的危害,又何止于旅游维权一事呢?
@东方网:物价监管就是“睁眼瞎”。事情被曝光之后,出面查处的是谁?是当地的物价部门。而且还不是一家,是两家物价部门强强联手。这说明查处此类违规行为并非难题。这家大排档宰客行为存在很多年,物价部门真的不知?大虾按个买不是问题,问题是价格合理。很显然,大排档的价格是存在问题的。既然这种行为存在很多年,被宰的就不可能只有这一位游客。当然,也有游客会忍气吞声,但是必然也有举报的。为何只是这次才去查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次引起了媒体关注。对于这两家物价部门是不是该追究责任?
@大洋网-日报:“天价虾”纠纷之后,我们看到物价部门、工商部门、公安机关等多个部门被牵涉其中,游客本身维权时的求告无门和曝光后舆论聚焦下的“多部门配合调查”,形成了鲜明对比。景点的消费者多是游客,维权的时间精力成本相对很高,这可能也是一些商家敢于欺诈的客观原因。出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乃至旅游城市声誉角度考虑,能否授权特定部门紧急“一站式”解决消费争议,也值得青岛和类似城市考虑。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青岛38元的大虾,是较为常见的消费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所以公安一般不介入。如果确实是采取了胁迫的手段,来迫使消费者达到一定数额的就构成犯罪。有句话叫‘有困难找警察’,这就说明了我们警察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宗旨,但是警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行政职能有划分,像本案中如果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向价格主管部门投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就在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履行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定职责,配合相关机关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另一方面也应该及时处置纠纷,化解矛盾,防止普通的民事案件转化为社会治安案件或者刑事案件。
华图解析:排档关门了,监管罚款了,老板消失了,游客获赔了。似乎这起“天价大虾”事件也该结束了。但回想起事件的始末,我们不禁要问,大排档那个标价牌是只有国庆期间才使用,还是平时就这么挂着的?换言之,价格欺诈仅是国庆期间的行为,还是平时相关部门监管就不到位,只是国庆期间凑巧被暴露?
首先我们就来说说旅游部门,这家大排档,在经销大虾的时候,听着是本地口音的食客,就按照38元一盘收费,听着是外地口音就按照38元一个收费。对于景区管理部门来说,虽说没有价格管理权,但是却有维护景区秩序权。“看人收费”的行为,旅游部门不能推卸责任。
其次,就是公安部门,面对老人投诉,确实,仅仅从物价角度来看,这事情是和警察没关系。但是,要知道还有一个细节。老板说:再不拿钱,这盘哈喇也按个收费。这已经上升到了治安纠纷。警察真的无权保障游客安全?非等大打出手,非等暴力斗殴之后,才有权监管?
最后我们说说物价监管,事件发生后两家物价部门强强联手,也就是说,处理这类事件是他们的责任,而对于存在多年的大排档,难道对于“宰客”行为是今天才发生的吗?为什么以前没有查处,可见,对于监管部门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到底,“天价虾”不仅仅是一个事件,而是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是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需经历的阵痛,值得政府、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深入思考。旅游市场能否进一步成熟和自我净化,靠的是监管体系的完善、商家的诚信经营、旅游行业的规范升级,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