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
2015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考查了两首诗歌《古诗十九首》和冰心的《秋深了》,其中《古诗十九首》第二问“诗中运用了6组叠句,写出了这些叠句及其艺术效果”,这是考查叠句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秋深了》问:“树叶”何以“可怜”?请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阅读小诗后的理解。考查大家对拟人、移就手法的认识。2016年安徽省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诗歌鉴赏考了苏轼《题西林壁》和朱熹的《观书有感》的对比阅读,让你“分别写出这两首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指出他们相同的表现手法”。主从连续2年在诗歌鉴赏考题中都考了诗歌表现手法的,这似乎已成为安徽省的题。而且考生普遍反映诗歌鉴赏难度大,不易得分。究其关键原因,还是在于考生没有将诗歌鉴赏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二、诗歌的表达技巧分类
1. 表达方式 :
记叙、抒情、议论、描写。
记叙就是记叙任务的经历或发生的事情,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议论就是对人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等表明自己的观点。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现的就是秦观对于爱情的看法。
描写即用生动的语言对人物形象、事件、环境进行具体的描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就是对赤壁波浪的描写。
抒情就是在诗歌中表达诗人自身的情感,例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的就是诗人事业难就、满怀苦闷的情感。
2. 修辞手法 :
如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本文就不在此一一赘述。
3. 表现手法 :
如想象、象征、比衬、烘托、渲染等。
表现手法是诗歌鉴赏当中常考的知识点,主要可以分为想象、联想、象征、比衬、烘托、渲染、用典、虚实相生等。
象征是古典诗歌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莲”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具体到个诗当中例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对比在诗歌鉴赏当中经常出现,因为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将诗歌所要表现出来的抑与扬、美与丑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同时对比也比较容易辨认出来,对于考生做题也是个利好消息。典型的对比诗句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衬托即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也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的诗句有: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衬托“汪伦送别我的情意”。反衬的诗句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鸣”衬托“林静”,用“鸟鸣”衬托“山幽”。正衬和反衬都能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衬托出来。
三、表达技巧类解题技巧
我们拿到一首诗歌除了要能够读出它的表达技巧,还要能根据题目要求,做对题目,做到不失分。诗歌表现技巧的答题步骤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学生能从诗歌中赏析出何种表达技巧,那接下来可以按照给的模板进行套写即可,可以做到基本不丢分。答题步骤主要分三步走:步骤一,是什么(判断),就是要准确找出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比喻,还是渲染;步骤二,为什么说是,这个步骤需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赏析,比如对比,到底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这就要求从原句中去找 ;步骤三,有何妙出,“诗言志”,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最后都要落实到情感的表达上,品味出诗歌到底表达了什么情感,是报无门,还是依依惜别。接下来我就以试题《早行》为例,来分析下此类问题如何作答。
早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正式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诗歌大意有个理解:本诗主要是写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重点理解二四句,品析“分外明”和“草虫鸣”。所以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么作答: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以上是华图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在诗歌鉴赏当中,表达技巧经常会被考察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和作用,在文中也展示这些答题的步骤,学生只要结合具体考题当中的诗境,便会攻克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这一难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