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实验
将一只饥饿的猫关入“迷笼”中,笼外放上猫喜欢的食物如鱼和肉。猫在笼里因求食不得而乱动。后来,偶然碰到按钮笼门打开,猫逃出来,获得食物。他把将猫放入笼里到其逃出来所需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将猫再放入笼中,重复同样的过程。如此连续实验多次,所需时间逐渐减少;无效的动作逐渐摒除,最后,猫学精了,一入笼内就能转动门钮出来而取得食物。出来后冲老桑得意洋洋地喵喵几下才放开猫胆吃它的鱼去了。
2.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是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终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效果律
所谓效果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若得到烦恼的结果,这种联结便会削弱。
(2)练习律
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
(3)准备律
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
实验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实验: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程序是:在喂狗食前几秒钟,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响声,接着再将肉末送入狗的口中。开始时,狗听到铃声只加注视,并不流口水,只是吃到食物时,才淌口水。但这种操作过程经过若干次后,只要一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声,狗就立刻分泌唾液。很显然,狗对声音作出了反应。这种本来和唾液分泌无关的铃声和节拍器声,由于它们和食物出现的时间接近,现在则可以引起唾液的分泌。这种反应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铃声和节拍器声称为条件刺激。巴甫洛夫称食物为无条件刺激,称那种吃食物时流口水的反应为无条件反射。
由于这一条件反射所涉及的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应答性行为,故称应答性条件反射。
2.结论:条件反射的基本定律——获得与消退、分化与泛化
(1)获得与消退
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和分化
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实验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实验
在斯金纳箱内设有特殊装置——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在箱内放进一只饥饿的白鼠或鸽子,动物可在箱内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食物掉进箱子里的盘中,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偶然一次压杠杆得到食物,就会导致动物压杠杆或啄键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某一操作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2.结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应答性行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如眼睛遇强光时,瞳孔是马上收缩等,是经典条件作用论中研究的对象。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人或有机体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行为。其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1)强化
①正强化: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②负强化:负强化通过消除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2)消退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消除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实验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实验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
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
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
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2.结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2)替代性强化:观察着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实验五:格式塔的顿悟说
1.实验:
苛勒把黑猩猩置于放有箱子的笼内,笼顶悬挂香蕉。简单的问题情境只需要黑猩猩运用一个箱子便可够到香蕉,复杂的问题情境则需要黑猩猩将几个箱子叠起方可够到香蕉。在复杂问题情境的实验中,有两个可利用的箱子。
当黑猩猩看到笼顶上的香蕉时,它最初的反应是用手去够,但够不着,只得坐在箱子1上休息,但毫无利用箱子的意思;后来,当黑猩猩从原来躺卧的箱子1上走开时,黑猩猩看到了箱子2,并把这只箱子移到香蕉底下,站在箱子上伸手去取香蕉,但由于不够高,仍够不着,它只得又坐在箱子2上休息;突然间,黑猩猩跃起,搬起自己曾坐过的箱子1,并将它叠放在箱子2上,然后迅速地登箱而取得了香蕉。三天后,苛勒稍微改变了实验情境,但黑猩猩仍能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
2.结论:
苛勒通过对黑猩猩上述问题解决行为的分析,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成功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紊乱动作,而是坐下来观察整个问题情境,后来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从学习结果来看,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
实验六:托尔曼的认知地图学习理论
1.实验
托尔曼的实验之一所用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时,白鼠被置于起点处,食物放在其中一条通路的一端。白鼠从起点至食物放置处为一次尝试。托尔曼在实验中发现,若干次尝试之后,白鼠从起点到达食物处的速度明显提高。
他的另一个实验是一个堵塞途径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白鼠有三条可以从起点通往食物处的道路,而且它们的远近依次递增。通常,如果依次堵塞一、二通路时,老鼠则依次通过一、二、三途径取得食物。实验中,从原来堵塞第二条路处堵塞第一条路(途径一与途径二有一段共同途径),此时老鼠已经知道途径一和途径二同时不通,径直趋向途径三而避开途径二。
2.结论
托尔曼以此来证明白鼠是根据“认知地图”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盲目的习惯来寻到目的物的。
认知地图(或认知图)是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托尔曼把白鼠学习迷津的行为看作是认知学习,认为白鼠学到食物所在方位,并非只是机械式的左转右转的活动联结在一起,而是它走过之后,把迷津通路中某些特征(行动方向、到达目的的距离及其之间的关系)做为符号标志,并通过对符号之间关系(手段—目的—关系)辨别,获得迷津通路的整体概念,形成一个认知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