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现实中会遇到两难的选择、轻重的权衡,需要提升把握形势、保持平衡、优化治理的能力
北京推出“定制公交”,为复工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公交通勤服务;上海推出“点到点”省际复工包车,接回在建工程务工人员;浙江成立补短板稳投资应急专项,保障重大项目推进……当前,各地根据当地疫情形势,为保障复工复产推出系列举措,体现着分区分级、精准复工的方法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客观来说,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尤其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一定压力。比如,返城人员减少引发企业用工难,道路通行限制造成物流畅通难,复工时间延迟导致产业协同难,等等。精准识别问题、分区分级施策,才能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
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广东、甘肃、辽宁、贵州、云南等多个省区市下调应急响应级别,湖北等地继续采取最严格防控措施。这为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提供了条件。对低风险地区而言,应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对中风险地区而言,应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对高风险地区而言,则应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形势而各有侧重,按照各地情况而精准施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就能在全国范围形成分工协作的态势。
从疫情影响来看,不同行业受疫情冲击的程度不一,应对能力也各不相同。对此,既要发挥一般性政策的普惠功能,也要针对各类企业的不同问题精准施策,为企业求新求变提供托举。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尽全力组织复工复产;对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可以采用弹性复工制度。比如,云南将现场招聘会转到线上,通过“视频招聘、远程面试”的方式帮助用人单位缓解“用工荒”;再比如,有的线下餐饮企业与线上电商平台尝试共享员工,合作推出一些新服务、新模式。可见,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企业运营,根据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破解复工复产面临的困境,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现实中会遇到两难的选择、轻重的权衡,需要提升把握形势、保持平衡、优化治理的能力。现实中,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从简化复工复产确认程序,到开辟外地员工返程绿色通道,从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到协调产业上下游配套供应,各地正充分发挥主动性,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由此也可合理预期,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湖南一家重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复工画面引人注目:车间的摄像头自动识别和抓拍未戴口罩、人员聚集等高风险行为;生产线上机械臂自动焊接钢花四射,吊挂系统准确传送各种部件。在这个车间,“安全复工”和“精准复工”齐头并进。这样的场景让人充满信心: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马力足,我们就一定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