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备考技巧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如何克服紧张情绪

未知 | 2021-06-10 15:30

收藏

 

所谓的“紧张”,它是怎么一个样子的呢?这里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表达问题。如:声音颤抖、结巴、口头禅、声音小、语气不坚定、卡顿、重复、语速过快等;

第二:行为举止异常。如:肢体僵硬、身体发抖、小动作多(转笔、挠头、扶眼睛等)、脸色苍白/发红、额头冒汗、眨眼睛、不断咳嗽、尴尬的笑等。

第三:大脑一片空白。

大家可以一一对比一下,你是不是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表现呢?有的考生可能会说“老师,紧张就是紧张了,我也叫自己不要紧张,但他还是这样,没办法了。”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其实不然。要解决紧张的问题,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紧张?总的来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对陌生环境不适应;

2、不自信;

3、性格内向;

4、期望过高;

当我们知道了“紧张”为何而起,那我们自然能找到解决办法。这里就给大家提供两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现场的训练来解决。如想象脱敏法,通过脑海里预演入场后的流程、动作、表情、答题状态、及出现突发情况等自己担心出现的场景,并思考应对方式,通过“预演”逐渐消除紧张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练习保持自己的备战状态。如考场压力训练,在平时模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增加考场压力,来降低考生进入真正考场的紧张感,例如模拟过程中不提供笔和纸,考官表情变凶,变默然,甚至摇头叹气等。

最后,注意改正程度。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咱们考生还是要清楚的认识到紧张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只要不影响答题就可以了,相反的,适度的紧张其实更有利于考生进行灵活思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