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用的套话
面试作答中套话太多是考生的致命伤,至少有两个负面作用,一是考官不想听,同样的内容反复出现,让考官如坐针毡;二是没意义,一万个面试题,都用差不多的话作答,听不出考生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出现套话,究其原因,不过是考生“慌”,90%以上的考生都给我说过,怕“肚子里没货”,不会说。
考生“懒”,面对题目不懂怎样思考,根据具体题目设计做出个性化作答,懒得思考,想背诵套话蒙混过关。
二、作答时间过长
面试作答时间一般是每题3-5分钟,包含考官念题和考生思考时间。
总是参考强调要把内容拉长,时间用充分。翻看过一些面试参考答案,如果按照正常语速念下来,没有3-4分钟念不下来,何况考生考场上非常紧张,很容易回答超时。
这么要求,一是源于对参考要点的迷信,以为面试和申论考试一样,必须踩点给分,作答越多,能够踩中要点的概率更大。实际考官给分并不完全的按照参考要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给到分数;二是作答内容越多,展现给考官看的就更多,更容易出闪光点。
然而跟面试官交流后,他们推荐的作答时间是1-2.5分钟(除去思考时间)。特别是当考生作答内容无亮点时,说的越多,考官越听不下去,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反而会影响分数
三、作答不分要点
考生作答一大段话并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有逻辑顺序,会让考官听的更轻松,更容易理解考生的想法。比如同样的内容,分成“一、二、三”就比说一大段话让人容易理解。
在做面试培训时,有些考生就喜欢说长段话,我总是要花很大精力,记下考生的内容,然后把他的内容梳理出要点。真实考场上,考官多半随便听一下,倘若作答没有分点的习惯,恐怕只有很少内容留在考官脑子里。
四、开头过长
一些技巧往往会强调,作答一定要“戴帽穿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云云。所以很多同学大谈特谈意义和重要性,说到1分钟以后,才开始讲题目相关的内容。不及时切题,会严重拖慢作答节奏,讲到之后的主体内容,考官大部分已经听不进去了。
正确的作答应是“对以下问题我这样看:一、……”、“如果我来安排这个调查,会采取以下措施:一、……”,开头只是引出你的作答内容,考官听的是你对题目的看法,而不是听开头那些没用的废话。
结构化面试短、平、快尤为重要,不说废话是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