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名词是考试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名词是对基础经济现象的总结,学习并理解经济学名词对指导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小编总结了下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经济学名词
01、沉没成本
是指由过去的决策造成的已经产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做出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前期的付出,在持续的付出后而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止损前的付出都是沉没成本。
02、菲利普斯曲线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03、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04、替代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05、收入效应
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
06、低档品
指当人们实际收入增加时,反而减少对其消费需求量,以较高档次商品将其替代的那一类商品。
07、吉芬品
是指某种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08、基尼系数
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衡量社会总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收入的所占比重。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惯例把0.2以下视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视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视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视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5以上时,则表示收入悬殊。
09、消费者剩余
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10、生产者剩余
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最低供给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给生产者带来的额外收益,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产品提供者在市场交易中实际获得的收益与其愿意接受的最小收益之间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