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5月 第二周 教综模拟题75

未知 | 2021-09-23 11:48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属于(   )的范畴。
A.实际锻炼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练习法
2.第四媒体指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3.对教室温度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的教育家是(   )。
A.霍华德·加德纳    B.吉利兰德
C.彼得·圣吉    D.科尔伯格
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理论依据是(   )。
A.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B.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的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与反复性规律
5.班级岗位建设运作过程实践是由(   )提出的。
A.魏书生    B.林崇德
C.叶澜  D.杨丽珠
6.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内容不包括(   )。
A.关心  B.理解
C.尊重  D.要求
7.在我国,首次对孔子因材施教进行总结概括的思想家是(   )。
A.王守阳    B.朱熹
C.董仲舒    D.荀子
8.为人师表是教师的(   )。
A.内在要求  B.基本道德
C.教师的天职    D.本质要求
9.根据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发展理论第三层次是(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有机结合
10.以下说法符合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收取学杂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模式”是由30—80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组成一个“家庭”,共同参与一些仪式和日常生活。在教育中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情感问题,“家庭”可以既提供归属、安全、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又能促使儿童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强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本题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媒体的形式。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以纸质为媒介的报刊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以字节为媒介的电子媒体,如网络是第四媒体。故本题选D。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教学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物理环境包括班级规模、座位的安排、自然条件的影响。关于自然条件中的温度,吉利兰德的实验表明,一般而言,最适宜学生智力活动的教室温度是20℃—25℃,相对湿度以30%—60%之间为宜。故本题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全面性。有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故本题选A。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叶澜的思想观点。20世纪90年代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发起并主持了一项大型的基础教育改革课题—“新基础教育”,它对课堂教学、班级建设、学校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重建式的探索,其中一些成果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其中,班级岗位建设是“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改革的重要抓手,沟通了班级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故本题选C。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中,班主任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精神关怀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关心、尊重、理解是精神关怀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其内容不包括要求。故本题选D。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朱熹的思想观点。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朱熹首次对孔子因材施教进行总结概括。故本题选B。
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为人师表的地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本质要求)、关爱学生(灵魂和核心)、教书育人(天职和根本任务)、为人师表(内在要求)、终身学习(发展的动力)。故本题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故本题选C。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取学杂费,所以A选项错误。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所以B选项错误。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所以C选项正确。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所以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