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就要( )
A.情境创设
B.新知探究
C.知识应用
D.贯穿训练
12.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可接受性和( )
A.基础性
B.可行性
C.均衡性
D.发展性
13.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 )
A.过程模式
B.CIPP模式
C.CSE模式
D.目标模式
E.目的游离模式
14.课程的纵向结构的表现形式有( )
A.工具类课程
B.直线型课程
C.技艺类课程
D.螺旋式课程
E.知识类课程
15.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 )
A.以专家为主体
B.决策分享
C.以学生为主体
D. 全员参与
答案及解析
11.【精析】ABCD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情境创设、
新知探究和知识应用;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2.【精析】AD小学阶段的课程一样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发展性。
13.【精析】AD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CIPP模式、CSE模式和目的游离模式
属于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4.【精析】BD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按照纵向可划分为直线型和螺旋式
15.【精析】BD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包括:①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②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③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④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⑤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
求。⑥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