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对策题是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高频考点之一,也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所在,之所以难,其一在于对策来源找不到,导致大家无从下笔;其二在于对策表述不规范,口语化问题较为严重。那么随着公考的逐步接近,如何准确把握提出对策题的本质,找到作答突破点,今天就让华图教育带着大家一探究竟,厘清对策答题的“三部曲”。
一、审好题,开好局
纵观如今提出对策题的出题方式,可以看到,如今对策题在问法上逐步趋向灵活,尤其是在问数方面,让很多考生难以把握,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概括问题或者原因,最终导致考生忽略关键信息出现审题错误。因此,审题要综合看题干和要求,具体来讲:
(一)题干是1问:
1、判定标准:当题干中问题非常明确,且要求中要求字数又不多时,可以判定直接写对策即可,不需要概括问题或原因。
例:为了促进农家乐的发展,P县政府拟出台指导意见。请结合“给定资料4”,提出可行性建议。(20分)
要求:针对性强,全面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从这个题干中,可以看到对策对象就是针对p县农家乐发展提对策,字数也只有250字,问法非常明确,因此直接写对策即可。
(二)题干是2问:
1、判定标准:看题干和要求中是否出现“问题概括准确”或者“定位准确”等相关表述。
例:根据“给定资料4”,对Z市人行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解决建议。(20分)
要求:问题梳理全面、准确;所提建议与问题相对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不超过450字。
这个题干中,既出现了“梳理问题,并提对策”,要求中也说到“问题梳理全面”,也就意味着首先需要概括问题,再结合问题去提对策。是两问,问题和对策缺一不可,且重点放在对策方面。
二、找准点,立关键
除了审题以外,对策的来源也往往是部分考生纠结的地方,到底对策该如何找。其实,对策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寻找材料中直接对策:
1、关注常见对策词的标识,例如“应该”、“需要”、“要”、“建议”、“方法”、“希望”等表述,后面一般都是直接对策,可以直接作为要点来源。
2、关注动宾短语,如“实施”、“完善”等词汇,例如“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那么这就是一个对策,可以直接作为要点来用。
预约公告,考试消息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