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公务员考试从笔试到面试基本已经落下帷幕,而2022年的考试大幕正在拉开,各位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但是备考像“打仗”一样,更讲究“知彼知己”,只有知道出题的规律特点变化才能让备考更有针对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上海市考申论方面的变化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考察题型更单一。上海市考申论题量总共3小1大,即3个小题,1个大作文。在往年考试中A类试卷的考察题型一直比较单一,即专注于对归纳概括题的考察,而B类考察题型更广泛,除了归纳概括,提出对策和综合分析均有所涉及。但是纵观20年和21年的申论试卷,无论A类还是B类在小题的考察上都只考了归纳概括题,其他题型均没有考察。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归纳概括这个题型无论对于A类还是B类的考生来说都是备考的重中之重,要多给这个题型一些备考的时间。
其次作答范围更明确。2020年之前的上海申论题目是这样表述的:根据给定资料,分析调查研究的重要性(2020A)。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看出,作答范围是不明确的,只是让考生结合给定资料,并没有说明结合哪则材料,而这样的设置对于考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往往因为把握不准,会放大或缩小材料范围,从而导致要点的缺少。但是到了2021年的AB两类试卷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题干给出了作答范围,例如:根据“资料8-资料10”,分析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21A),这道题目的范围很明确,考生作答时只需要看材料8-10就可以,其他的材料都不需要看,相对就容易很多。不止这一道题,2021A类试卷中3道小题中2道明确了作答范围,而B类试卷则是3道题目都给出了明确的作答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材料的难度,对考生来说是一大利好。
最后结合哲学原理。近两年归纳概括的题干设置更丰富,在题目的设置中会要求我们结合“矛盾普遍性原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阐述”和“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题目设计更灵活,也对考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考察的知识更全面,所以备考的过程中也要有所应对。
炽热八月,骄阳似火。考生也要拿出万分的激情去摸索备考之道,从而拥抱未来的美好。
预约公告,考试消息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