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申论

首页 > 上海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22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两步让文章写作不再跑题

上海公务员备考_华图教育 | 2021-10-31 09:35

收藏

2022年上海公务员公告即将发布,上海华图教育为备考的考生准备了一些备考资料,赶紧来看看>>>
申论考试一直非常重视对文字表达能力的测查,然而,很多考生在面对作文时充满了畏惧。而在所有作文存在的问题中,“文章是否跑题?”这个问题又最令考生头疼。因此,今天华图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如何提炼一篇文章的核心立意。

一、什么是文章立意

文章的立意也就是文章中心思想,也可以说是根据题干和材料去寻找总分论点的过程。一篇文章的立意需要做到既符合题干信息,又能深刻抓住材料内涵,符合材料大意。在写文章过程中,要言简意赅,用直白的语言将文章立意在标题、开头、论点,甚至结尾出明确点出。

二、立意提炼的两个步骤

(一)分析题干信息

我们一道试题为例,给大家举例子,题干信息如下:

“给定资料5”中提到“我们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才能让一切保值增值,更添赋流通的美”,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1、勾画题干中的关键词。将给定句子中的名词、动词和关联词进行圈注,根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来初步明确主题。

勾画出关键词:“相交相通”、“保值增值”、“添赋流通的美”。

2、初步确定写作角度。根据题干关键词的逻辑关系确定写作角度,如果划线句子中只标明主题,没有提示写作角度,则需要先进行角度的预设。

通过关键词逻辑关系分析,强调了“相交相通”的意义,初步明确主题为:“相交相通”

而文章的写作角度可以围绕“意义角度”展开,探讨“相交相通”有什么好处?

3、通过题干主题和角度的确定,初步选定分论点。部分国省题目会在题干中给定分论点的写作方向,应将其初步进行选定。

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圈出题干信息的关键词(名词、动词、关联词)——初步判断主题词;

(2)理清楚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语义);

(3)初步判断写作角度(对策、意义);

(4)明确具体写作分论点。
预约公告,考试消息不错过》》》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