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申论试题

首页 > 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申论试题

2022国考申论技巧:申论归纳概括题备考的三个小策略

上海华图教育 | 2021-11-17 00:46

收藏

归纳概括题在申论的五大题型中是最基本的题型,有“万题之母”之称,换句话说,其他的几种题型(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申发论述)都是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变化来的。归纳概括题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在考察的诸多能力中也是最基础的能力,那什么叫阅读理解能力呢?指的就是要求全面把握、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要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内涵,并结合题干问法在材料中提炼要点。不管是国考还是各地的省考,均对归纳概括题非常重视,更有甚者,在同一张申论试卷中考察三道归纳概括题,由此可见归纳概括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归纳概括上得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做好归纳概括题,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01 遵从作答原则作答

不管是做归纳概括题还是做其他题型,都是要遵循两大原则:

一是问什么答什么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题干问的什么,就在材料中提炼相关要点即可。如,题干中提到“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塔元庄村产业兴旺的举措。”在题干中除了要关注作答范围之外,重要的是要关注作答对象,即为“塔元庄村产业兴旺的举措”。通过“举措”一词,提示小伙伴们在材料中关注对策词;通过“产业兴旺”一词,提示大家找对策时要判断一下找出的对策是不是和“产业兴旺”有关。在材料中有个别的做法并不是产业兴旺的做法,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哦!

二是材料为王原则。“王”即最大,因此寻找要点时,一定要确保要点是从材料得出。但是在大家做题的时候,尤其是遇到自己比较熟悉的话题时,重视“习惯于”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这是做申论题的“大忌”,当然不排除材料中有一些口语化的表述,对口语化内容需要进行一定提炼,提炼也是要遵从材料内容和表达的含义,千万不能让自己提炼出来的内容有悖于材料!

02 掌握基本的做题方法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

国考招考公告】【各地职位表下载】【一键检索职位

国考资料礼包】【国考职位分析汇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