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关系国家发展未来,必须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分析】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面对人民群众期待的深切回应。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富足,“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群众生活的“烦心事”,环境宜居性进入大众视野,人们开始愈发注重绿色生活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病”开始逐渐向二三线城市,甚至中小规模城市蔓延,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充斥着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危及群众身体健康、阻碍城市长久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缓解社会主义新矛盾的关键一步、致胜一招。
国考热门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