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论证,顾名思义就是从反面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它的常见标志词有:否则、一旦、如果不……那么……等等。在出题过程中,反面论证通常比较容易识别。常见的形式是正面观点和反面观点同时出现,通常会先提出作者的正面观点,接着通过“否则”“不然”“一旦”“反之”等标志词,从反面再次论证,从而让读者更深入理解作者观点。有时也会省略作者正面观点,只留下反面观点,由“如果不……那么……”“没有……就……”来引导。因为反面论证的目的还是为了论证作者的观点,因此不论是以哪种形式出现,作者的观点始终是重点。
作者的观点找到后,选项的选择往往容易出错。一旦反面论证作为整个文段的重点句,在命题时往往有很多的选项设置陷阱,比如单纯围绕后果的选项就是一类常见的错误选项。
【例题】为了鼓励阅读,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作家,无不极力论证阅读的好处。所谓好处,指的是阅读能给一个人带来现实回报。为此,规劝阅读的文章往往竭力证明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善于从阅读中把握商机的。其实,竭力论证阅读对成功有所助益的人与公然持“读书无用论”者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即主张从功利角度诠释阅读的意义。由于现实中决定个人事业成败的因素相当复杂,阅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微不足道,这就淡化了阅读的吸引力,而过分功利地解读阅读,阅读就不可避免地变得干瘪、乏味,甚至沦为赤裸裸的工具。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 “读书无用论”源于对成功的盲目追逐
B. 应从非功利的角度重新探寻阅读的意义
C. 专家学者对于阅读方向的引导存在误区
D. 过分强调阅读工具性会使读者丧失兴趣
【答案】B。华图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为了鼓励阅读,专家、学者等都会宣扬阅读的好处,接着转折提出阅读有益和宣扬阅读无用论是一样的性质,都是从功利角度解读阅读,最后用反面论证提出观点,即不能过分功利地解读阅读。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这道题目中的D选项,就是根据反面论证的后果设置的选项,非常容易误选。因此,在文段中如果遇到反面论证,在找到重点句的前提下,一定要细致对比选项特征,结合选项设置特点确定正确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