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 第四周 教综模拟题1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地”,持有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布鲁姆
C.凯兴斯泰纳 D.杜威
2.在教学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向不同情境迁移的教学策略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 )。
A.具体事例 B.反馈信息
C.变式练习题 D.相同练习题
3.人本主义心理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并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之一是( )。
A.教材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B.学生的学习心向
C.以学生为中心 D.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4.不同的设计取向影响甚至决定着课程内部的众多因素,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的设置,开设的顺序,课时的比列分配等。从宏观层面来看,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包含( )。
A.以学科为中心 B.以社会为中心
C.以学生为中心 D.以经验为中心
5.关于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古代形态的教育主要体现为(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对立
6.在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调节聚焦理论进一步区分了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自我调节过程中的两种动机倾向。他们是( )。
A.促进定向和防御定向 B.追求成功定向和避免失败定向
C.掌握定向和成绩定向 D.内部定向和外部定向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波斯纳提出的概念转变条件的是( )。
A.新概念的可读性 B.新概念的合理性
C.新概念的有效性 D.对原有概念的不满
8.根据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当学生以词的声音表象和动作表象为中介进行智力活动时,其智力技能形成最有可能处于的阶段是( )。
A.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B.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C.有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D.物质化活动阶段
9.“在高山煮食物为什么煮不熟?”依据探究的深度这种问题属于( )。
A.描述性问题 B.解释性问题
C.预测性问题 D.关系性问题
10.西蒙认为问题具有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状态,这三种状态构成了( )。
A.问题空间 B.问题程式
C.问题特征 D.问题难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即生活”的无目的教育理论。这种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这种把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混在一起的主张,是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一种表现,是不科学、不可取的。选项A,福禄贝尔属于个人本位论。选项C,凯兴斯泰纳属于社会本位论。故本题选D。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之一是给学生提供变式练习。教师提供适当的变式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的变化,在不断呈现的变式中,虽然无关特征在不断变化,但本质特征却始终不变。学习了一项动作技能后,也要让学生在变换场地、变换工具或变换对手等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教师设计的变式练习可以从提供与学习情境相似的问题情境逐渐演变为与原先学习情境完全不同的多种新情境,让学生熟知规则适用的各种不同条件。故本题选C。
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的条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包括:(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2)让学生觉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并且将这种气氛由教师逐步扩大到学生之间。(4)强调要注重从做中学。选项AB属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D选项是布鲁纳的观点。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从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模式来看,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上,主要有以学科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三种课程设计取向。故本题选D。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教育的特点。古代教育的特点包括:(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教育具有阶级性与等级性。(3)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这是古代学校教育的显著标志,是与原始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的最主要区别。(5)学校教育实行灌输与体罚的教育方法。(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调节聚焦理论。调节聚焦理论以自我调节体系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行为动机:防御动机和进取(促进)动机。故本题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念转变的条件。波斯纳等人提出的概念转变的条件有:(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选项A不属于概念转变的条件。故本题选A。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加里培林提出的心智技能(智力技能)形成五阶段论包括:(1)活动定向阶段。活动定向阶段是活动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物质活动指借助实物进行活动;物质化活动指借助实物的模型、图片、样本等代替物进行活动。(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心智活动不直接依赖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而是借助出声言语的形式来完成的。(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从出声的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内部言语是借助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而进行心智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智力活动形成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心智活动完全借助内部言语完成,高度简要、自动化,是很少发生错误的熟练阶段。根据题干描述,故本题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分类。根据问题探究深度不同,问题分为: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和预测性问题。描述性问题指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其变化过程。如空气的污染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等。解释性问题指解释事物变化的原因。如高山上煮食物为什么煮不熟?预测性问题:基于对因果关系的解释而预测事物的未来变化。如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股市的走势分析等。结合题干,故本题选B。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空间。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任何一个问题空间均由三部分组成,即给定的条件(初始状态)、操作状态和目标状态。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清楚这一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对这问题进行表征,利用算法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从而解决问题。这种要达到的全部状态称为问题的空间或状态空间。将任务领域转化为一定的问题空间便实现了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的通路。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