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12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论语》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述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对象
C.教育方法 D.教育作用
2.《爱弥儿》一书中论述道:“出自造物者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
A.昆体良 B.卢梭
C.斯宾塞 D.柏拉图
3.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造功能
C.文化更新功能 D.文化传播功能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不包括( )。
A.国家的权力机构 B.国家的经济力量
C.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科学技术
6.( )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应,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
A.个体的生理活动 B.个体的心理活动
C.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D.个体的创造性活动
7.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潜在可能性的是( )。
A.教育 B.成熟
C.环境 D.遗传素质
8.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容 D.教育形式
9.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中国
10.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阶段性 D.普及性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含义是人的遗传素质相差不大,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才是导致人的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描述的是教育对个体发展带来的作用。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的作者是法国的卢梭,A选项昆体良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C选项斯宾塞的著作是《教育论》,D选项柏拉图的代表作是《理想国》。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就我国而言,产生于夏代,据古书记载,夏代有“序”、“校”,是当时的学校,说明学校教育已产生。夏代是处于奴隶社会初期。故本题选A。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题干中所述留学生将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是中国文化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过程,体现的是文化的传播功能。故本题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权,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的权力机构、国家的经济力量、国家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并不包括“科学技术”。故本题选D。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有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心理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也包括人对自己的意识、态度与倾向,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故本题选B。
7.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可塑性,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D。
8.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地位。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故本题选A。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1619年,德意志魏玛联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的特点。义务教育的特征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