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身份解决问题
面试题作答过程中,提对策是很多同学的痛点和难点,究竟怎么样才可以跳出套路化的作答内容,根本就在于扣题,而扣题的要素之一就是结合题干中给定的身份进行分析。例如这道题:你是某汽车修理店的工作人员,在给一位客户的汽车做保养时,你发现汽车存在故障,可能导致油耗增加。但你给顾客提出修理建议后,客户认为你只是想多收修理费用,拒绝了你的建议。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处理?
在这道题作答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汽车修理店的工作人员”这个特定身份,在进行劝说的过程中,可以凸显出自己的专业性,例如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顾客解释汽车相关零件的运行原理;还要注意作为汽车修理店的工作人员,要为维修店盈利,而不是让维修店亏损,所以不可以提供超出身份的服务,例如为了打消顾客的顾虑,通过给成本价甚至不收费来进行劝说。
二、结合身份寻找问题
在对策建议题的作答过程中,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是答好一道题的关键,而找到原因的关键,就在于注意题干身份的变化。例如这道题:假如你是市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小李,回家过节时,你发现家乡的读书氛围很差,农民业余时间都在打麻将、赌博,村里的图书馆也闲置了,而且图书馆里的图书比较陈旧。如果让你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在这道题的解析过程中,很多同学知道可以从不知、不想、不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是答案的呈现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足于“农民”这个身份。通过身份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还有:第一、农村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曾经的文化活动比较单一,打麻将、赌博等是不多的消遣娱乐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第二、“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