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2022年事业单位备考: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点剖析_上海事业单

上海华图教育,上海公考 | 2022-03-13 23:21

收藏

  2022年事业单位备考: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点剖析

  【导读】

  华图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点剖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中的高频考点。不仅要厘清运动与静止的含义,还要理解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首先,用表格的方式给大家梳理一下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点。然后,总结一些相关的考察方式。最后,结合试题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一、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考点清单

  先从运动与静止的含义和特征阐述二者的区别,再引出的二者的联系。然后,从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角度,归纳两种错误的倾向。

  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考察方式

  根据以往事业单位的试题,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考察方式一共有四种:

  1.直接考察运动与静止的特征或者辩证关系。考察最多的就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只是空间位置和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平衡的状态,但并不是说处在静止状态的事物就不运动了。

  2.结合古代诗词或名言考察运动的绝对性,即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能变桑田。”就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

  3.结合古代诗词或名言考察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比如,“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就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此外,“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也是能够体现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的经典名句。

  4.从反面来考察割裂运动与静止的两种倾向。一方面,考察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比如,刻舟求剑的故事很明显体现形而上学,即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此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也体现了形而上学。另一方面,考察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比如,“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就体现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的试题回顾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A.运动的普遍状态

  B.运动的内在原因

  C.运动的衡量尺度

  D.运动的存在方式

  答案:C。解析:从“舟行洲不行”和“鸽飞阁不飞”中的关键词“行”和“不行”,还有“飞”和“不飞”就可以从表面看出动和静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诗句表达的意思来看,码头的静止衬托出船在动,楼阁的静止衬托出鸽在飞,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者是相互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而且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衬托的。所以,此题明显体现了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以静衬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不是普遍状态。运动的内在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的此消彼长。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间与空间。所以ABD三项明显错误,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图书

更多>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