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逻辑推理】2022上海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必然性推理“真真假假”知

上海华图教育 | 2022-04-23 10:13

收藏

考试行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必然性推理的题目,这部分题目题干本身逻辑性比较强,题型特点鲜明,通常是会一个就能会一类,其中经常会涉及的题型就是“真假话”问题。“真假话”题型的特点是题干问法中会出现“只有一人说谎”或者有明显的提示说明其中条件有真有假。对于这部分题目很多同学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会儿真一会儿假,到底要怎么做呢?下面上海华图教育就以两种“真假话”题型为例来看一看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首先第一种题型,做题方法为“矛盾法”,步骤为“一找二绕三回”,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通常是通过找矛盾的方法来解题。

补充:“矛盾”是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的关系。例子:“胡歌是帅哥”和“胡歌不是帅哥”这两个句子就是一个矛盾关系,它们永远一真一假。所以:“某个是”的矛盾“某个非”。

例题六年级的某节语文课,甲乙丙丁四个学生中有一人没来上课,其他三人都来上课了,老师在事后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来上课了,还回答了问题 丙:我迟到了一会,但直到下课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有来 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谎,那么说谎的是: A.丁 B.乙 C.丙 D.甲

【解析】D。该题考察的是直言命题的矛盾。题干中出现了多个命题,首先找矛盾:其中甲说乙没有来,乙说乙来了,甲乙符合“某个是”和“某个非”的矛盾,必定一真一假;其次绕开矛盾,判断其他命题真假:题干说只有一个人说谎,则说谎的人必定在甲乙中,可推出丙丁必然为真,可以得出丙来上课,丁没有来上课,由题干说甲乙丙丁中有一人没有来,其余三人都来可知,甲乙丙都来上课了;最后回到矛盾中判断矛盾真假:甲说的话为假话,乙的话为真话,则说谎话的人是甲,故此题选择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