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考行测备考技巧:话题的递进
文段中有时会存在由大话题引出小话题的现象,然后对于小话题重点强调陈述,这时候文段内容就更侧重于小话题的部分。命题人就抓住这种话题递进的趋势,在选项设置中,围绕不同的话题进行展开,给考生以误导。
例:公共舆论是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在不同意见表象的背后都有着内在的理性认知逻辑。再简单的意见都有其“道理”,并非只是人们情绪化的反映,情绪往往是伴随一定的认知逻辑出现的。就政府形象舆论而言,影响人们对政府评价的意见,除了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直接体验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择,这就构成了人们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当人们从自身的认知逻辑出发,能够对政府的行政作为进行合理的逻辑构架时,就可以得出积极的、肯定性的意见评价;而当人们无法从认知逻辑上对政府决策及其管理行为加以合理解释时,自然就会形成消极的、否定性的意见评价。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
A. 应从理性逻辑层面解读公共舆论
B. 公共舆论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基础
C. 应引导大众理性分析政府行政决策
D. 个体认知逻辑决定了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差异
在本题中,文段开始的话题为“公共舆论”,提及的是公共舆论有着内在的理性认知逻辑,指出情绪往往是伴随一定的认知逻辑出现的。接着递进到“政府形象舆论”这一小话题,指出人们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很大程度上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择,能够从自身认知逻辑出发时,就得出积极评价,反之则消极。故文段重点在于后半部分的“政府形象认知”。观察选项,直接排除A、B两项,因为它们围绕的都是“公共舆论”,话题不一致,C项“应引导……”文段并未提及相关对策,本题为主旨概括题,排除;D项属于后半部分的重点内容,故本题应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