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测试题

首页 > 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3国考考试政治常识题57

未知 | 2022-08-12 11:51

收藏

  1.>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禾而无济于事,谓之杯水车薪。如今在一些地方,通过新技术,只需一瓶矿泉水的水量,就能使一辆汽车洁净如新,不妨称之为“杯水车新”。“杯水车新”说明()

  >(1)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2)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必然能建立起事物间的新的具体的联系

  >(3)事物的人为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4)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A.(1)(4)

  B.(2)(3)

  C.(1)(2)

  D.(3)(4)

  2.

  下列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在逐渐减小

  B.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量在不断扩大

  D.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3.>2013年高考前夕,一则消息让广大农村考生感到温暖和振奋:国家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今年比去年增加8.6%。这主要体现了( )

  A.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

  B.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C.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4.

  2009年元旦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纪念日,当前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B.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

  C.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5.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联系具有客观性,(1)说法不准确,不是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满足了人的需要,这样的表述太过主观;(2)说法不准确,联系不是人们自己主观建立的,需要客观现实条件;(3)说法正确,事物的认为联系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主观的需要加上客观的实践;(4)的表述正确,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选择D选项。

  2.答案:BCD

  解析:

  人类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于人类的反作用不会越来越小而是与人类对于环境的作用一致。所以A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加深,与环境之间的交换扩大,利用自然的范围也在扩大,故正确答案为B、C、D。

  3.答案:A

  解析: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因此选A,体现公平。

  4.答案:A

  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它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个原则是我国政府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5.答案:C

  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故正确答案为 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