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测试题

首页 > 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3国考考试政治常识题83

未知 | 2022-08-12 14:12

收藏

  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解决()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A.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B.计划与市场

  C.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

  D.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2.

  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B.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

  C.运动就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3.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 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

  A.服务型政府和创新型政府

  B.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C.创新型政府和学习型政府

  D.学习型政府和法制政府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

  在改革中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事实证明,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

  “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是唯心主义观点,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

  本题相关知识点:

  意识在本质上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人脑也是物质,所以说物质是意识产生的主体。同样,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必然有它的物质主体,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复杂的社会运动和思维运动,都离不开物质主体。总之,各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物质为其现实基础。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答案:D

  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故本题选择D。

  4.答案:B

  解析: >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所以选择B选项

  5.答案:B

  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