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逻辑判断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削弱加强型题目,作者把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事物拿来做比较,发现他们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于是就得出结论:他俩在另外某些方面肯定也相同。这种基于二者之间存在一些相似属性,而推出他们其他属性也相似的推理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类比推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使用类比推理来思考问题——小王是我的湖南老乡。我身为湖南人,无辣不欢。想必小王也很能吃辣吧!这就是根据“我”和“小王”二人在地域属性上相似,就推测出二人在饮食口味上也很相似。
这样的推理方式看似很有道理,却存在着一个漏洞:被拿来对比的二者,只是在某些个别属性上相似,有时并不能说明在结论提到的其他属性上也相似。因此在实际考试中,我们其实可以找出二者在本质上的不同点,说明二者其实有区别,不能直接类比,进而削弱结论成立的可能性。或者相反,指出二者本质上确实相同,进而加强。
为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基本思路,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例1】去年国庆某商场2天时间的销售额为2000万元。今年该商场预计,国庆期间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
以下哪一项最能支持上述推理?
A.在前年国庆期间,前5天的销售额就达到5000万元
B.国庆期间,逛商场购物成为人们的主要选择
C.该商场不仅交通便利,购物环境舒适,而且商品质量上乘,服务热情周到,当地人都喜欢去该商场购物
D.在每年国庆期间,该商场发现每天的销售额是差不多的
【解析】D。作者由去年国庆某商场2天销售2000万元,得出结论:今年国庆期间可以达到7000万销售额。暗含一个类比推理的论证过程:因为商场还是同一个商场,而且都是在国庆黄金周,那么单日销售额应该也是一样的。A选项说的是该商场前年的销售业绩;B选项说国庆期间人们确实会选择商场购物;C选项列举了该商场的种种优点。但今年的单日销售额到底能不能延续去年的数据,两者能不能进行类比,选项并没有提到。而D选项直接说明了该商场每年每一天的销售额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二者本质上具有相同的特点,去年日均1000万的销售额今年可能也可以达到。加强了题干观点,当选。
在实际考试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要想让选项有切实的削弱或支持力度,需要点出类比对象二者之间的“本质”不同或相同。何为“本质”?就是指切实关系到结论是否成立的条件,而不是对结论而言无关痛痒的“题外话”。
同样通过一道例题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例2】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人类大脑和鸟类根本不同
B.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
C.很多交友多的人记忆力并不好
D.很多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
【解析】A。作者发现鸟类的群居或孤独,会对记忆力产生影响。由此类比到人类,进而得出结论:孤独也会导致人类的记忆力下降。A选项指出鸟类与人类大脑有根本不同,也就是说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类比。削弱了题干结论,当选。
需要注意的是B选项,B选项指出人类的大脑比鸟类更为发达,也是指出二者有区别。但大脑发达与否,和题干讨论的“孤独会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以B选项不是直接指出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很好地削弱。
总之,各位同学面对削弱加强型常见的“类比推理”型题目,不必有畏难情绪。静下心来找找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或联系,对照选项总能够得出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