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职业能力倾向备考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比例法巧解行程问题

上海华图教育 | 2023-03-10 21:38

收藏

行测数量关系中,行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题型,利用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行程问题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使用比例法快速得出答案。

一、比例法

比例即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即用份数之比来代替实际量之比。

二、比例法在行程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当速度(v)一定,路程(s)和时间(t)成正比;

当时间(t)一定,路程(s)和速度(v)成正比;

当路程(s)一定,速度(v)和时间(t)成反比。

三、常见题型

题型一: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当“s”一定时

例1.某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训练基地,如果将车速提高1/9,就可以比预定的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果将车速提高1/3,可比预定的时间提前多少分钟赶到?

A.30 B.40 C.50 D.60

【答案】C。解析:题干中路程(s)为定值。由题干前半句话可得,在路程不变的前提下,原速:现速=9:10,则原时间:现时间=10:9,时间减少1份对应提前20分钟,则原时间为10份即200分钟。再根据题干后半句话可知原速:现速=3:4,则原时间:现时间=4:3,即原时间4份是200分钟,提前了一份也就是50分钟。故选C。

题型二: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当“t”一定时

例2.某单位举行60米赛跑,当小李冲过终点时,比小赵领先10米,比小王领先20米,如果小赵和小王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冲向终点,那小赵到达终点时将比小王领先多少米?

A.8 B.1 C.12 D.14

【答案】C。解析:设当小赵到达终点(跑60米)时,相同时间下小王跑了x米,根据题意可知,小李到达终点时,小赵跑了50米,小王跑了40米,则有50/40=60/x,x=48米,故所求为60-48=12米,故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