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试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陪诊师”兴起 规范发展 道阻且长

上海华图教育 | 2023-04-14 00:45

收藏

【模拟试题】

今年以来,“陪诊师”在一些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有就诊需求的群体提供全天候的陪诊服务,包括帮忙挂号、代取药品及报告等,帮助特定群体解决就医难题的同时,也出现了资质不齐、定价过高等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1.结合现状谈谈对“陪诊师”的看法。

全面老龄化日益加深,受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期待与日俱增,年轻求职者灵活就业的意向更强烈,种种原因共同催生了“陪诊师”这一新型职业,在快节奏的当代,为特定群体提供高质量就诊服务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发展问题,陪诊师专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分析“陪诊师”职业的积极作用。

(1)解决患者就医痛点。为智能操作不熟悉的老年患者破除障碍,为异地就医不熟悉环境的病人提供便捷,为单独就医不便者送去暖意,“陪诊师”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的个性化就医需求,免除反复跑路挂号、拿取报告的困扰,帮助患者实现便捷高效就医。

(2)补齐医疗服务不足。现有医护体系岗位有限,医疗资源紧缺,“陪诊师”的出现作为医院外的有效补充,平衡了医院资源有限和患者间就医体验感不佳的矛盾。

(3)催生新型职业形式。以全新职业模式给年轻求职者提供多元化职业选择思路,引领新行业发展,体现出社会职业分工日益细化,民众个性化服务需求逐步增加,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大缩影。

3.分析“陪诊师”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

(1)资质良莠不齐。由于高时薪的有力吸引,各类求职者纷纷涌入,没有医疗行业从业经验的人谎报资质,导致“陪诊师”质量良莠不齐,专业度无法保证,最终无法精准转述医生的诊断结果,提供专业化的跟踪服务。

(2)价格体系混乱。作为新型职业模式,陪诊师这一行没有规范的定价,陪诊过程按时薪计算,超时加价,跑腿拿药费又是额外费用,这些价格虽都有商量空间,但也可能出现坐地起价情况,部分陪诊师抓住患者求医心切心理,要价高昂。

(3)安全保障不足。与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陪诊服务属于高风险行业,在接诊老龄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病患时,由于安全保障的缺失,对医生的诊断转述有误,就诊途中发生意外就会出现责任空置的情况。

4.谈如何规范发展。

(1)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由政府相关部门设立行业标准,协同医院以及社会组织成立头部公司,对陪诊师进行规范化运作,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要求从事陪诊的工作人员应有基本的医学、心理学知识,熟悉医院环境和看病流程,具备严守患者隐私的基本职业操守。

(2)规范陪诊价格标准。由物价部门明确全职与兼职的界限,对陪诊定价标准、额外费用进行定价清单公示,斩断介绍费、临时加价等黑灰收入链条。

(3)完善行业管理细则。“陪诊师”的出现不能代替或削弱医疗机构本该提供的相关服务,而额外花钱买服务更应得到钱服匹配的就医体验,应对陪诊的职责边界、服务内容、安全责任等做出明确界定,引导该行业日趋规范发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