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面试试题

首页 > 上海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 面试试题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未知 | 2023-04-14 17:05

收藏

  模拟题目

  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在12月10日表示,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请对题干中的“禁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态度。家校共育本身是指家长和学校共同去教育孩子,但是现在部分教师开始推卸责任,甚至把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不批改就在家长群里责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谈到了此“禁令”,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冲突。

  2.分析“禁令”带来的积极意义。

  (1)明确教师职责。作为教师就是要负责学生在校的学习以及作业的批改等,这则禁令是在规范教师职责,将批作业的任务还给教师,让教师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2)减轻家长压力。很多孩子的家长每天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强制批改作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禁止要求家长完成作业或者批改作业,能够帮助家长缓解压力。

  (3)提升学生素质。①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自己完成会更能提升能力。②减少惩罚性作业,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③学生不依赖家长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能够让教师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予更针对性的指导。

  (4)体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作业管理的问题,像中发26号文件、减负三十条等等都有一些明确的要求,这次“禁令”更具有针对的表现出了对于学生作业的重视。

  3.分析“禁令”可能带来的问题。

  (1)家长将责任都推给教师。部分家长可能因为有了禁令干脆对于孩子的管理直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完全不管孩子。(2)学校落实不到位。“禁令”虽然已经有了,但很多老师根本不理睬,依旧布置让家长帮助完成的任务,家长又为了孩子在学校不受委屈只能帮助完成。

  4.提出对策。

  (1)家长主动承担。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2)加大监督检查。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教育部可以采取向学生和家长抽查的形式加大了解,对于依旧存在的明令禁止的行为,要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3)提升作业质量。教师要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各地也应该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