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2021年中科院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这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有位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尽快组织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让一线心理健康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材”可依。
模拟试题
有位人大代表指出,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仍不容乐观,需国家统一组织编写权威教材,让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1)有效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抑郁、叛逆、自杀等现象频发,这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专业的心理疏导直接相关。因而,编写权威的心理健康教材工作迫在眉睫。
(2)让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目前教育部虽已要求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也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由于缺乏权威标准教材,老师们的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统一教材可实现标准化教学,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提高各方重视程度。当前,依然有很多人不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问题一味指责孩子太“脆弱”,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也形同虚设。那么,国家出台统一心理健康教材,既表明政府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决心,又给老师和家长敲响了警钟,助推各主体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政策执行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材由谁负责、怎么编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编纂好教材后各所学校对应的老师能否有效把控,确保教材效果也是一大难题;除此此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的责任,家校共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不能把重点只放在教材身上。
3.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1)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材。教育部应成立课程研制小组、委托国家教材建设研究基地开展专项研讨,立足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并参考国外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明确不同学段教学内容和标准,出台一套权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明确监督责任,确保落实到位。教育部面向各学校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提高学校和家长重视程度,课程推进责任到人,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情况纳入老师绩效考核中。学校设立专项督查组,做好日常巡班和课后反馈收集工作。
(3)持续强化家长意识,实现家校共育。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建立长期的学生情况反馈机制,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及时解决孩子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