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填空在言语题中属于比较难的板块,其中涉及到很多技巧,比如语义轻重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巧,掌握好语义轻重的一些基本规律,也能帮助我们解决逻辑填空中的难点。
在逻辑填空题中关于语义轻重,我们常见的用法是:要根据文段的轻重程度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答案,但很多时候考生会因判断不出题干轻重而误选。因此,将题干中的轻重标志或情况细化很重要,我们今天就拿出一种情况进行论证。当题干内容强调对象多用积极倾向去评价,或空格修饰对象是好人、物、事,但空格却要用消极词汇去评价的时候,一般多选较轻的选项。我们以以下题目为例:
【例1】对经典的质疑不会使经典变得________,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经典中可能存有的某些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文不值 不足 B. 平淡无奇 缺陷
C. 百无一用 弊病 D. 黯淡无光 瑕疵
【答案】D
【解析】首先,理解语境。空格修饰对象为“经典”,属于好物,但是空格全都要填消极的词语,满足评价好物的不足,选较轻这一规律。A、C项程度过重,排除。第二步,看第二空,空格仍然修饰“经典”且选项全消极,因此仍然要选择较轻的选项,B项程度过重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例2】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________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部分成果只能“沉睡”在实验室和书斋中,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可悲 难以为继 B.遗憾 步履维艰
B. 可惜 寸步难行 D.无奈 一筹莫展
【答案】B
【解析】首先,理解语境。文段开头用“国际领先、填补了国内空白”等内容强调我国科研的好作用,但第一空需填消极的选项,因此,评价好物的不足应选较轻项,故排除A项“可悲”。第二步根据“成果中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可知推广比较难,能推广的占比小,C、D项侧重于不能进行、没有办法,程度过重,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综上所述,当文段中修饰好人、物、事当中的不足时,应该选择程度较轻的消极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