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解决问题类题目一直是各类面试考试中的“常客”,其中的应急应变类题目看似简单,但很多同学都会在上面“跌跟头”。因此,今天上海教育给大家重点讲解如何突破解决问题当中的“急”和“变”。
“急”是指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快速反应,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变”是指能够对题目中的各类问题,做出有效应对。因此,这类题目的一般作答思路就是找到问题-合理排序-解决问题。
一、如何找到问题。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实际上很多同学在操作过程中会有种种问题,迷茫无措,因此,要想找全找准问题,就必须增加对问题的敏感度。大部分同学对于“发生争执”“业务未办理”“群众物资被盗”等重点问题可能把握比较精准,但对于“情绪失落”“受到惊吓”“群众拍照”等辅助性的问题则容易失察。因此要想找“好”问题,就要找对问题词,凡是具有负面属性的词汇都要重点关注,如不足、失落、争执等。此外,对于特殊问题要加以关注,比如群众围观可能会导致现场秩序问题、有人拍照可能被上传网络,扩大影响,甚至引发舆论危机等。
二、如何合理排序。问题处理的先后顺序,背后测查的是一个人的大局意识、统筹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排序时要充分结合现场场景(画面感)、人员身份、紧急程度来进行排序。首先,题目出现人员伤亡或可能出现伤亡的,必须坚持生命至上原则,优先救治伤员或避免潜在风险,如情境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可能会演化为肢体冲突,一般会先进行处理;其次,未出现伤亡的,一般先稳定现场秩序,控制现场情况,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处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如果公事与私事发生冲突,一般秉承先公而后私、灵活处理的原则解决。
三、如何解决问题。很多同学解决问题时,只有一个大的方向,却没有具体的细节,殊不知具体务实的措施才是体现考生能力或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考生在作答时,首先,措施要有针对性,分别针对每一个问题提出单独的解决方案或者同时用一个方案解决多个问题;其次,措施要有务实性,措施要有细节的展开,可以参照“主体+方式+对象+内容+意义”这样的格式;最后,措施要有条理性,不能“一锅粥”式地提出对策,要体现出章法,建议可以适当使用逻辑词和顺序词来串联前后要点,使作答内容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