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题资料

首页 > 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国家公务员考试之言语理解与表达(40)

未知 | 2023-06-12 13:24

收藏

  (单选题)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的小河口长城,由青砖修建而成,用白灰勾缝,其门窗也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如今,曾经饱经沧桑的长城砖面已经被抹成了水泥地,历史的印记已经不复存在。就一事一议而言,当地长城的修复工作似乎没有问题,不仅依法依规,还报请了上级审批通过,可就是这样一个层层“合规”的修缮工作,却把“最美野长城”一段一两公里的城墙与地面抹平,把起伏的墙垛与野性风貌用硬化路面所替代,不仅让文物保护的圈内人为之痛心,就连普通公众面对这样的修缮也难免气愤。

  从这段文字可知作者对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的态度是:

  A.中立

  B.支持

  C.批判

  D.讽刺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的关键信息。根据“被抹成了水泥地,历史的印记已经不复存在”“不仅让文物保护的圈内人为之痛心,就连普通公众面对这样的修缮也难免气愤”可知,作者认为“修缮小河口长城做法”是错误的,持否定态度。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批判”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文中“修缮小河口长城”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态度。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和B项:“中立”“支持”均不符合作者态度。D项:“讽刺”指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文段并未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故“讽刺”不符合文意。

  在了解相关国考试题后,考生可积极备考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备考!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