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教学
2.内容: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指导翻译文中的重点字词,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作者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激情讲述:他是一位史学巨子,又是一位文学奇才。只因仗义直言,却身受酷刑。他曾想过死,但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巨创之下,他发愤著书,写出了千古不朽的史家绝唱。他是谁?(生答: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他呕心沥血的创作结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能充分体现他史家风范的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教师播放ppt,介绍司马迁及其《史记》。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迹, 搜集史料, 研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等五部分,共130篇。鲁迅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3.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了解课文背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公元前283年,秦军伐魏,燕赵救之,迫使秦军撤退。秦国虽然一直想攻打赵国,但当时秦国正以主力攻楚,而赵国本身又很强大,所以秦国不敢轻举妄动大举攻赵。但秦国却从未停止过对赵国的威胁。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他们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难字词。
2.教师指导检查自学效果,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通假字: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
②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特殊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
(二)了解内容
提问:这部分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蔺相如完璧归赵。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1至2段,自主思考,同桌讨论。
明确: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突显两人地位的悬殊,影响的大小,为以后矛盾的引线。
2.提问:第3、4段在情节的发展上有何作用?
要求:学生概括3、4两段的大意,联系上下文思考探究,教师点拨。
明确:这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也揭示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蔺相如的出场作铺垫。秦国愿“以城求璧”;赵君臣紧急商议,一,“计未定”,二,“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气氛极为紧张。在赵犹豫不定、进退维谷的情势下,引出缪贤的荐蔺相如。从缪贤的引荐,见相如之机智。这是相如出场之前的侧面描写。缪贤的“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用”一句话,引出下文。
3.提问:蔺相如哪几句是讲出使秦国的计策?
要求:学生齐读第5段,圈画批注。
明确:“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4.提问:蔺相如的这一番话体现了什么?
明确:相如计策,解决了赵君臣不能解决的问题,见其智;愿当重任,奉璧入切,见其勇。这是一见其智。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5.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6-10自然段,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正面描写;“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描写,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 ——正面描写,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6.提问:从蔺相如和秦王的交涉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
①有智谋。当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璧有瑕为借口取回玉,并拖延时间,安排将玉送回赵国。
②勇敢,机智。在秦廷上,相如持璧倚柱而立,又怒斥秦王无礼也无意偿城,并表示与璧同归于尽。
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相如一人独对秦王,以不卑不亢的言辞,视死如归。
③爱国,忠心。以死相胁,甘心为国牺牲性命。深明大义,以国家的前途为重,爱国忘私。
7.总结这部分的文言知识。
文言虚词: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来)
古今异义:
①使人遗赵王书(古义:送给,赠予,音wèi。今义:遗失)
②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两个词,由此,趁此+表修饰。今义:一个词,表示结果)
词类活用:
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担负,使……承担)
臣请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好无缺)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乃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秦王恐其破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名词作动词,穿。怀:名词作动词,把…… 揣在怀里)
8.学生复述这部分的故事情节,力求真实生动。分角色朗读课文,再现课文情景。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学生观看,比较与原文的异同,说出自己的看法。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勇有谋、大义凛然的爱国志士,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引导: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有自己足够卓越,才能更好地为国家贡献力量。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
2.阅读《史记》的其他篇章。
板书设计:
题目1:《我有一个梦想》,讲排比句
题目2:锦瑟
题目3:归去来兮辞
题目4:荷塘月色
题目5:孔雀东南飞
题目6:短歌行
题目7:鸿门宴,项庄舞剑
题目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典故
题目9:装在套子里的人
题目10: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题目11:《廉颇蔺相如列传》的重点字词翻译和用法
题目12:庄子的《逍遥游》第一段,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庄子浪漫主义的风格。
题目13:我有一个梦想
题目14:荆轲刺秦王
题目15:逍遥游
题目16:现代文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然后就让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套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咬文嚼字
题目17:烛之武退秦师
题目18:我有一个梦想,分析排比句,你对美国平权运动的看法
题目19:咏梅
题目20:《离骚》里三段附文的区别和用法;解释附文
题目21:《孔雀东南飞》1.设计题目 帮助学生理解女主人的形象特点。2.板书设计
题目22:《短歌行》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试讲 3.板书设计
题目23:《京口北固亭怀古》典故
题目24:《鸿门宴》项庄舞剑 词类活用 人物分析 项羽 刘邦 项庄
题目25:《锦瑟》
题目26:《装在套子里的人》
题目27:《滕王阁序》
题目28:《归园田居》诗中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描写的这么美,做具体的分析指导
题目29:《荷塘月色》曲曲折折那一段 叠词赏析 艺术效果
题目30:《归去来兮辞》
题目31:《劝学 》
题目32:《兰亭集序》
题目33:《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朗读翻译
题目34:《故都的秋》
题目35:《登高》
题目36:《蜀道难》
题目37:表达交流作文(自然灾害)
题目38:《烛之武退秦师》之的用法
题目39:《沁园春长沙》
题目40:《咬文爵字》活动设计读划线部分 字音 节奏 答辩: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最后划点一句)
华图教师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资格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