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王老师劝退了两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王老师的做法( )。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
2.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某小学规定语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文。该校的做法( )。
A.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3.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其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示范者角色 B.研究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授业解惑者角色
4.教师根据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被所谓的标准答案框住,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天性。这违背了学生( )的本质属性。
A.依赖性 B.生成性
C.自主性 D.整体性
5.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 )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
A.学生的素质 B.教师的素质
C.校园的环境 D.社会的环境
6.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的区分的现象属于( )。
A.分化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7.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刺激消退
8.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 )。
A.表述 B.表征
C.表象 D.反应
9.小刘开车被警察拦截过,从此以后,再开车遇见警察就紧张、害怕这现象是( )。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10.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是( )。
A.结构教学 B.程序教学
C.认知教学 D.情境教学
【参考答案】
1.D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王老师劝退了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表现。故本题选D。
2.C
【解析】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点评学生的作文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利,与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不冲突。故本题选C。
3.A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故本题选A。
4.C
【解析】学生的本质属性有:独特性、自主性、生成性、整体性。学生的独特性是指,学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他们有着与成人相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学生的生成性是指学生阶段正处于人生最关键的“未完成期”,可塑性极大。学生的整体性是指学生不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丰富的有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的自主性是指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追求、探寻、创造,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生命的力量。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就会无形中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思想。所以,题干所述符合自主性的含义。故本题选C。
5.B
【解析】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来自顾建民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故本题选B。
6.B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故本题选B。
7.A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故本题选A。
8.B
【解析】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故本题选B。
9.B
【解析】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小刘被警察拦截后再见到警察会害怕属于泛化。故本题选B。
10.B
【解析】斯金纳将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上,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的小问题,并将其按照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且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