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题目作答思路
今天图图要给大家介绍一种适用于所有题目的一个冲击高分的作答思路。这个思路不是模板,而是华图老师在多年教学中形成的一套有效经验,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大家去思考和解答题目。作答思路一共包括三个步骤,可将其转换成三个通俗易懂的问题。
(一)考官想从这道题目中听到什么
当我们看到一道题目的时候,脑海中肯定是想“这道题我该怎么答”,而这里要求大家首先去思考“这道题考官想听到什么内容”。
(二)这道题目一般的答法是怎样的
这里所说的“一般的答法”是指在考场上大部分考生会给出的答案。大部分中间分数段的考生所回答的内容都是趋同的,大多数考生都习惯从框架上、理论上、原则上去谈问题,而很少从具体的方法上、效果上谈。当你能够了解到大多数人是怎么回答问题的,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答题亮点。
(三)这道题有没有大多数人想不到的角度
第三个步骤要求比较高,但也是我们在内容上冲击高分的关键。在你知道了考官想听什么、别人是怎么回答的之后,就要找到与众不同的突破点。
请大家牢记住这三个问题,等到你能够把这个思路转换为习惯,在看到所有题目时都能够本能地应用时,你的面试就不会跑题,而且容易形成高分特征。
二.上海公务员结构化面试题目介绍
公职结构化面试究竟考什么样的题目?现在市面上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划分方法,方法太多反而将大家弄糊涂了。在这里图图从考查目的出发,把题目划分成四个类别。
(一)如何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际沟通类题目)
例1.你新进单位,部门里有一位老员工看你不顺眼,处处刁难你,你怎么办?例2.你和小张是同学,一同进入单位,领导更喜欢小张而不事欢你,你怎么办?
(二)如何组织一个活动或处理一个紧急事件(事件处理类题目)
例1.你们单位要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领导交给你办,你怎么做?例2.你们单位门口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很多人在门口围观,你怎么办?
(三)如何看待社会(综合分析类题目)
例1.针对现在不断出现的城管人员与群众的冲突事件,你怎么看?例2.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了雾天,你怎么看?
(四)如何介绍自己并展现良好的价值观(自我价值认知类题目)
例1.请给我们介绍下你自己。例2.“有容德乃大”,这句话你怎么看?
以上四种类型可以涵盖几平95%以上的面试题目。有一种说法是公务员面试的题目命制来源于“公务员九大能力要求”,虽然当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不过熟读“公务员九大能力要求”并深刻理解里面对于公务员必备能力的描述,对我们理解面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图图认为公务员面试题目其实取自于公务员的日常工作需要,每个类型的题目背后对应的都是某个具体的工作类型。这些题目考查我们能不能够正确处理好单位里面的人际关系;能不能胜任一次单位的活动组织;是否满含正能量地看待社会以及如何应对基层瞬息万变的政情。所以说,公职面试题目的根本是从工作需要的角度来考查我们,而不是从学术理论的角度来考查。
上面有提到公务员九大能力要求,可能有些小伙伴对此不是特别了解,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
公务员九大能力要求
1.政治鉴别能力
(1)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2)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间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
(3)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
(4)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依法行政能力
(1)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
(2)忠实道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
(3)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4)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
(5)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法律尊严。
3.公共服务能力
(1)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
(2)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
(4)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4,调查研究能力
(1)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
(2)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3)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
(4)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5)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5.学习能力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
(3)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
(4)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6.沟通协调能力
(1)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
(2)语言文字表达条理清断,用语流畅,重点突出;
(3)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
(4)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5)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7.创新能力
(1)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
(2)掌握创新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3)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植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
(4)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8.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有效掌握工作相关信息,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制定可行预案,并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2)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
(3)面对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潜在影响,密切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4)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9.心理调适能力
(1)事业心强,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爱岗敬业的热情;
(2)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
(3)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
(4)良好的心理适应性,心胸开阔,容人让人,不嫉贤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