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日本地震中国很多地方闹盐慌,你觉得政府应该怎么办?
【参考】
“‘盐慌’事件是老百姓出于海盐受核污染的担忧,他们并不知道海盐在中国市场占比极低,这是信息不确定的结果。”浙江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小章分析认为,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人很容易出现“非理性不合作”态度,即对外界信息不能像平常那样作出一个很正常的分析,对有关方面提供的解释说明在短期则会采取一个不信任的态度。
而这一次能够在72小时内基本平息“盐慌”,王小章认为,这与政府能够及时公开有关信息并通过各种媒介予以传播有关,同时也是近几年来政府能够不断实践信息公开,与公众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也对政府行为做了肯定,“不说实话会影响权威,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官方能及时公开信息全力应对进步有目共睹。”
在喻国明看来,如果能够建立信息采集和预警制度,“盐慌”就不会被群体化,在保证主渠道的信息畅通的前提下,公众在各种事件中就能将恐慌降低到一个理性的程度。
他同时认为,与以往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谣言相比,这一次公众能够自觉主动利用微博等平台平息谣言,这似乎意味着理性网民时代的来临。
“老百姓能够主动大规模站出来辟谣,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说明公众与以往相比更理性了,与非典时期相比,他们显然更成熟了,面对各种事件的承受能力也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