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测试题

首页 > 上海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试题

2022年上海公务员行测备考:言语理解练习(二十)

公务员考试网 | 2021-06-24 13:02

收藏

  1.目前,研究人员尚不能确定,是先有抑郁症,还是先有沉溺网络,但有一点肯定的,即两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引力,虽然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异常孤独。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抑郁症和沉溺网络两者之间存在一种恶性循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极大

  B.网络世界四通八达,但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内心却是异常的孤独

  C.抑郁症可以使青少年更加沉溺于网络世界

  D.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基本没有生活目标,网络游戏中获得的虚拟奖励对他们来讲很有吸收力


  2.研究人员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用词汇组成语义对应关系。比如,孩子们看到鹰、熊和知更鸟这几个词之后,就要根据词义来将它们进行最好的组合。结果显示,年龄大的参与者比小的参与者更容易产生不同类型的错误记忆。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有着多种分类形式。比如,小孩子会把鹰和知更鸟归为鸟类,而大一点的孩子就会把鹰和熊都归为捕猎的食肉动物。相比小孩子,他们的头脑中就多了一个食肉动物的概念。

  下列符合文意的是()

  A.年长的孩子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产生错误的记忆

  B.年长和年幼的孩子在回忆时就会产生不同的错误

  C.小孩子作证就比青少年或者成人更可靠

  D.根据不同事件的性质以及证据和证词,年幼的孩子记忆有时可能会更加准确


  3.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吨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A.是造雨者

  B.是“天然氧吧”

  C.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D.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B、C、D三项军事文中的某一个观点,不够全面,而A项是对题干的总结,应选择A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AD项均符合文意,但是从贴近性上来考虑,A项与原文最为契合,属于材料的主旨句,而D项属于推论,相对来讲,在片段阅读题中,推论的权威性要稍逊于主旨句。

  3.答案:D

  【解析】A、B选项都只说出了题干所表达观点的一部分,C项则抓错了重点,本文的重点在于论述森林“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因此答案选D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