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5月 第二周 教综模拟题72

未知 | 2021-09-23 11:49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是(   )。
A.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B.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当
C.低于学生的实际水平    D.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一般来说,文化选择的标准不包括(   )。
A.科学的选择    B.辩证的选择
C.历史的选择    D.民族的选择
3.人口的地理分布和流动是政治、经济、历史以及(   )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教育程度  B.城市发展水平
C.人的个性偏好  D.自然环境
4.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层次理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分为三个层次  B.三种层次是同时的
C.三种层次是相互交融的  D.三种层次是相互独立的,各有各的任务
5.一些心理学家所称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
A.13、14—16、17岁 B.11、12—13、14岁
C.14、15—16、17岁 D.12、13—15、16岁
6.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学习对成熟起(   )作用。
A.促进  B.阻碍
C.决定  D.前提
7.“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这是一种典型(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以上都不是
8.关于克服教育的负向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B.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C.尊重学生的差异    D.把人看作是教育的手段
9.“人之初,性本恶”,教育要从“礼”出发,对人加以教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无目的论  D.生活本位论
10.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表述,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教育目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实现教育目的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观点。维果茨基根据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是适当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略有一定的难度。故本题选A。
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选择的标准。文化选择的标准主要包括:科学的选择—传播科学和文明,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时代的选择—传播时代精神;民族的选择—以本土文化为依据,保持民族优秀传统和特色;辩证的选择—体现扬弃与继承、创造与发展的统一。故本题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区域里的人口增加状况以及实居地的人口密度,这是就人口在静态下说的。其实,人口不是一个静止的总体,它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人口的地理分布和流动,是由于政治、经济、历史、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和密度,不仅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学校的布局,而且影响受教育者的人均教育费用。故本题选D。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层次是相互影响的,是共时、交融的,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渗透在一切社会活动中,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又受到它们的“支持”和影响。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征。少年期(11、12岁—14、15岁或11、12岁—13、14岁),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故本题选B。
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格塞尔的理论。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只有准备好了,他才具备了学习的条件,学习就会发生,而在儿童未准备好之前,成人应该等待儿童达到具备学习条件的时机。成熟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先天自发实现的。学习是后天的经验获得和行为的变化,它只能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故本题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发论的观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比如,人的遗传、基因等因素。“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霍尔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霍尔认为遗传对于人的影响是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教育远远比不上的。故本题选A。
8.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选项A、B、C的措施都可以是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D选项把人看作是教育的手段说法错误。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主体,要发挥人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而不是把人看成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工具,否则会使教育阻碍人的发展。故本题选D。
9.A
【解析】本题考查的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人之初,性本恶”,教育要从“礼”出发,对人加以教化。之所以要用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人的“性本恶”进行教育、感化,是为了让个体遵循社会伦理要求,使之变成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教化成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故本题选A。
1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体现的精神实质是:第一,培养劳动者(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第二,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第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D选项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表述无关。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