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2020年5月 第二周 教综模拟题129

未知 | 2021-09-23 16:00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创造学习  D.认知学习
2.新课程倡导的研究型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时代的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中的核心和灵魂是(   )。
A.责任和权利    B.爱与责任
C.个体与全体    D.义务与权利
4.学习“松树”“柳树”等具体概念后,再学习“树”这一总括概念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学习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最低年龄是(   )。
A.7周岁 B.6周岁
C.5周岁 D.3周岁
6.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动手“做”,手脑并用,脱离书本去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鼓励学生动手“做”,这里所描述的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7.开朗乐观体现了个体性格的哪一特征?(   )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理智特征
8.孔子对教育在人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   )指出人的天赋是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思想。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学而优则仕,
C.性相近,习相远也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9.李老师在讲解两条直线“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在这里李老师运用教学方法是(   )。
A.分类教学  B.使用变式教学
C.使用例子教学  D.使用比较教学
1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   )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D.不高于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规则是来自经验传递系统中,教师对此经验的传授,并非来自学生自己的发现与创造。故本题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理论依据。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过程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故本题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与灵魂。故本题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类型。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例如,学习“松树”“柳树”等具体概念后,再学习“树”这一总括概念。故C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故本题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题干中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做”,体现了活动课程的概念与优点。故本题选D。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开朗乐观或消极悲观等。结合对选项的分析和题干表述,故本题选A。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思想。A选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意思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B选项,孔子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学而优则仕”。C选项,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指出人的天赋是素质相近,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D选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强调了君子要具备的道德修养。结合题干表述,C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变式的概念。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题干中,教师经常变动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是以突出“垂直”关键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垂直”的概念,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变式教学。故本题选B。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