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测

首页 > 上海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行测

2022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主旨题——读懂转折词

上海公务员备考_华图教育 | 2021-10-30 10:45

收藏

2022年上海公务员公告即将发布,上海华图教育为备考的考生准备了一些备考资料,赶紧来看看>>>


作为行测考试中的重点题型,主旨题应当成为每位考生的稳定得分点。但是,主旨题怎么才算“过关”了呢?整体来说,就是既要做得对——精准把握文段主旨,又要做得快——快速定位重点内容。因此,掌握题干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对于考生提高阅读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华图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类非常重要的逻辑词——转折词。

 

转折词,就是一类表达事物转变、变化的词,如“虽然……但是……”“然而”“却”等典型的转折连词,还有“事实上”“实际上”“与……不同”等表达转折含义的词。掌握转折词在题干中的作用,对于考生判断文段重点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华图教育就结合具体的题目来总结转折词的作用。

例1

文学走进互联网,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平民化开放视野;网络上自由、兼容和共享的虚拟空间,打破了精英写作对文学话语权的垄断,为愿意上网创作的网民提供了“人人都能当作家”的机会。这种“新民间文学”,标志着文学话语权向民间回归。尽管如此,网络写作仍然不能与“人民写作”相提并论,因为文学的“人民写作”并不取决于传媒的公共性和参与的广泛性,而取决于这种文学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和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品格。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大众化是未来文学发展的趋势

B.文学创作应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

C.网络写作为普通人提供了平等的话语权

D.平民化的网络文学不能等同于“人民写作”

【解析】题干前两句话表明,文学走进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创作机会,民间也有了文学上的话语权。第三句话由“尽管如此”转折前文中网络文学的价值并告诉我们,网络写作不能和人民写作相比,并且解释了原因——文学的人民写作与传媒的公共性和参与广泛性无关。因此,网络写作不能和人民写作相比,就是文段的主要内容。A项强调大众化是趋势,文段未涉及,排除;B项强调文学创作要坚持人民性,而文段的主要内容是网络写作不能和人民写作相比,排除;C项内容虽然能够从前两句中得出,但并非题干主要内容,排除;D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故本题答案选D。

在本题中,转折词“尽管如此”起到了转换话题内容的作用,此时转折前面提到的网络文学的价值,只是为引出作者观点,真正的重点是转折后的内容。因此,转折词的第一种作用就是实现话题内容的转换,此时转折后即为重点内容。

预约公告,考试消息不错过》》》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