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熟练掌握常考题型的基本特征。读懂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如果看到一个题不能快速判断这个题的考点,就会去反复读题干,白白浪费大量的时间,而这是完全可以通过平时做题的时候去积累每种题型的特点来解决。比如问过去某个量的具体值一般就是求基期量;问未来某个量的具体值一般就是求现期量;题目中出现“增加(长)”后面接具体单位,比如增加了多少元,一般就是求增长量;题目中出现“增加(长)”后面接百分数或倍数一般就是求增长率。
第二,熟练掌握常考的公式。通过题型的特征判断了考点,接下来就是带着题干中的主体词回到材料中定位找数据,找到相关数据后就要列式子了,同一个考点对应的公式一般都有多个,每个公式大家都要背下来,这样才能在找到数据后快速列出式子。比如增长量的计算公式有:。具体用哪
个公式就得看材料给的数据是什么。
第三,熟练掌握不同形式式子的速算方法。计算是我们做题的最后一步,通过题干的考点的确定,定位主题词后找到的数据,结合公式,就能快速列出式子。计算的时候我们要结合选项差距和式子本身的特点快速确定速算方法。比如题目求增长量,如果材料给出了现期量和基期量,选项给的是精确值且尾数各不相同,那么直接用现期量的最后一位减去基期量的最后一位算出尾数即可。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个具体的题目。
【例】
材料:2018年我上人口从年龄构成来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9%。老年学校4.9万个,在校学习人员704.0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61.3万人,比上年增长51.5%。
题干:2018年我上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同比增加约为:
A.10万人 B.40万人
C.30万人 D.20万人
分析:题干中出现了“增加(长)”,选项中都带有单位,通过题干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题的考点是求增长量,根据题干中的主体词“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定位到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61.3万人,比上年增长51.5%”,给出了主体词的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考虑。列出的式子是
。对于这种形式的式子,首选特值法,因为选项差距比较大,直接把
。。因此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