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资料分析做题慢是多方面造成的,从找数据到列式子,再到计算选项,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我们的解题速度,提升资料分析的解题速度归根结底就四个字:习惯养成。也就是在做资料分析题目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材料,快速定位数据在做资料分析题目之前一定要先用30秒到1分钟的时间去梳理材料,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数据,但是读材料的时候也并不是每个字都看,只需要抓住关键点阅读即可。以下是不同类型要梳理的关键信息
文字类:时间、关键词、段内关系、段间关系。
图形类:标题、横纵坐标、图例、单位。
表格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单位、合计。
建议各位考生可以每天阅读几篇材料进行梳理练习,核心是读完材料后能够清楚材料的整体框架,并且通过材料下方题目练习快速定位数据。
二、写公式,也要有技巧当我们把公式记得很熟练的时候其实会发现很多题目可以不用把完整公式写出来,甚至不用写公式,从材料中去圈画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1.求基期值:实际在计算的时候分子不变分母四舍五入取前三位有效数字,所以我们真正在草稿纸呈现的并不是基期的公式然后再算一遍,而是直接用除号写出来算数的式子,例:公式为
2.求比重变化量,两步走:1.根据Qa和Qb大小判断上升或者下降从而排除两个选项;2.一般Qa大于0,所以选比Qa-Qb小的。也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只需要知道Qa和Qb分别是多少即可,因此大多数比重变化量题目也可以不用去写公式,直接找到数值。
3.比较增长量大小:我们经常会遇到
类型的增长量大小,一般增长率比较接近,分母1+增长率更接近,这种情况下直接忽略分母,比较现期值和增长率乘积即可,而材料中往往每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和增长率都在同一句话中,因此大家只需要在材料中勾画并标注选项就可以了。 4.分数值比较大小:我们常见的就是增长率比较大小,往往材料中会给出现期值和基期值,利用
比大小,特别是出现图形类和表格类材料的时候,我们可以大致估算现期值-基期值的前2-3位并把这个数值写在基期值的上方标注选项。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大篇幅抄公式引起的抄错数和浪费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