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爱才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B.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C.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是非之心
D.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明辨之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认为人皆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故本题选B。
22.陶冶教育主要有艺术陶冶、环境陶冶和( )。
A.人格感化 B.思想陶冶
C.行为陶冶 D.习惯陶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故本题选A。
23.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算法,强调( )。
A.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C.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推动科技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3)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总体来说,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故本题选A。
24.全面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的著作是( )。
A.冯桂芬的《采学西议》 B.沈守康的《救时策》
C.魏源的《海国图志》 D.张之洞的《劝学篇》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