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一些题型很接贴近我们的生活,比如数量关系中的“利润问题”,一直也是国、省考中的考点,但广大考生往往在复习过程中也一度成为心中的焦点,明明看着很熟悉,就是求解不出来。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从“三种思维”来剖析一下“利润问题”该如何进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种思维:对照思维之概念公式
我们知道解决“利润问题”对于基本公式的依赖程度很高,并且存在很多题目利用基本公式就完全可以解决,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考生牢记以下这些公式:
例题1某种商品原价25元,每半天可销售20个。现知道每降价1元,半天的销量既增加5个。某日上午将该商品打八折,下午在上午的基础上再打八折出售,问其全天的销售额为多少?
A.1760 B.1940 C.2160 D.2560
【解析】B。已知,根据题意可知,某日上午的售价25×8÷10=20元,销量为20+5×(25-20)=45个,下午的售价20×8÷10=16元,销量45+5×(20-16)=65个。销售额=单价×销量,即总的销售额=20×45+16×40=1940元,故本题答案选B。
第二种思维:抽象思维之方程法
对于“利润问题”,我们可以将题目中文字抽象概括出来,通过寻找题干中存在和、差、倍、比以及概念公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求解出题目的答案。
例题2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个可获得60元的利润。按定价打八折出售10个所获得的利润,与按定价每个减30元出售15个所获得的利润相同。该商品的定价为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