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选词填空题目每年均有考查,题量较大,涉及的词汇量也较大。因此很多同学对于词语积累可谓是心力交瘁,即使抄写了一大本词语,做题时也是倍感乏力。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今天就谈谈词语应该如何积累。
一、结合例句去理解词语
我们先看一个成语:
【荡然无存】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毁坏或失去。多用于贬义。
以上是汉语词典里面对于“荡然无存”的解释。我们大多数考生可能会停留在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词的阶段,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例句的方法来全面了解这个词语。我们来看一个例句。
例句: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通过例句我们不仅掌握了词语的含义侧重(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还知道了它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于具体事物),鲜活的句子比抽象的解释与脚注更容易被我们熟记。
我们可以按照关键词搜索到相应的题目,这样我们就对这个词语的使用方式有所把握;另外,官方主流媒体网站也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二、词语积累需要举一反三
上面我们知道了“荡然无存”的含义和运用,不过也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对于能够表达“消失”含义的词语掌握远远不过,容易产生混淆和辨析乏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通过词典查阅,可以查到和“荡然无存”含义接近的其他成语,比如:
【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多指具体事物的消失,也指念头的打消。
我们也可以通过例句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例句:引线点着了,炸药包爆炸了,敌碉堡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例句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例句: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怎不叫他心痛惋惜。
【烟消云散】像烟和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无余。
我们也同样可以通过例句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例句:在流了这么多的眼泪以后,这许多日子来的阴郁的思想都烟消云散了。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来检验自己对这几个词语的掌握情况:
【例题】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译之后,我一定选一两首中国古诗,先读其英译,然后朗吟原文。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足见诗之朗诵具有超乎意义的感染性,不幸这种感性教育今已________,与书法同一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化为乌有 蜕化 B.子虚乌有 零落
C.空中楼阁 退化 D.荡然无存 式微
【解析】选D。文段的第一空,表达的意思是诗歌朗诵这种感性教育在今天已消失了。B选项中“子虚乌有”是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排除。C选项中“空中楼阁”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侧重表达不真实,与语境不符,排除C。A选项的“化为乌有”和D选项的“荡然无存”,都可以表示现在这种感性教育已经不复存在,可以保留。第二空,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诗歌朗诵这一感性教育形式的现状与书法类似,都处于被忽略、不受重视的境况,因此用表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的“式微”更恰当,A选项中的“蜕变”多用于形容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多用于形容事物向积极方向发展,故可以排除。本题选D。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通过成语的例句来了解成语适用的语境。其次,我们可以把常见常考的近义成语放在一起对比记忆。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加深巩固我们对于词语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