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理解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中,分析行文脉络是考生们需要掌握的一种高效的解题技巧。所谓行文脉络,指的是一段话甚至是一篇文章的说理逻辑,或者说,是作者到底如何将观点呈现给读者的,这个呈现过程就是行文脉络。
在几类行文脉络中,隐性主旨文段是难度相对比较高的一类。隐性主旨,顾名思义,文段的主旨在文章中是不直接表达的,需要我们通过文段的论述进行一定的推测。一般来说,隐性主旨文段会在文段中主要论述问题,而我们在选择答案时,往往会选择解决问题的那个选项。我们一起来看一道例题: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腔调:
A. 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 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 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 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的严重危害,然后分析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蓝藻暴发的因果关系。由此可推知,要避免蓝藻暴发的危害,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项,“阻隔氧气进入水体”是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项因果倒置,蓝藻暴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D项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C。
在这道例题中,我们会发现,文段按照“问题+问题产生时的危害+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的结构展开论述,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文段以论述问题为主。那么选项当中,我们也选择了解决问题的选项。只不过,对于这道题来说,文段还论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选项当中也应该要选择“针对原因谈解决问题”这样的选项。
预约公告,考试消息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