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化面试中,考查考生的能力是多元的,比如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等,纵观各类结构化面试考题,计划组织能力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此类题型常规考查本质就是对一项工作任务谈谈想法,但在此基础上也会出现问法的创新。比如,谈谈工作重点、组织活动应该注意什么、活动重难点是什么、最重要的第三个步骤是什么等等,以此判断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例题展示
某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临近春节,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需要就地过年。县民政局决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如果领导让你进行摸查,你会获取哪些信息,如何获取?
【常见问题】
1.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目的就是工作的最终要求,目的不明确只会导致活动过程中的做法模棱两可,不够聚焦,因此最终效果不能保障。
2.工作重点不突出。一项活动的开展,实际做法有很多,有大的方面步骤需要考虑,也有小方面细节主要注意,但并非面面俱到,在考试时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只能挑重点表述。
3.重点步骤充实度不强。比如此题,信息的获取一定是最重要的步骤,但是大多考生对于需要获取的信息思考不全,充实度不足,那么最终得出结论的说服力也就不强。
4.答非所问,套路满满。计划组织类题目的问法较为灵活,如果按照常规的活动前中后去作答,一定会被考官判定为套路化,分数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