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中的片段阅读是让考生们又爱又恨的部分,阅读量大,作者的态度观点总是拿捏不准,其实,大部分题目中,尾句都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能够体现作者意图,需要我们重点关注。而尾句也有不同类型:对策句、假设句、总结句、结论句等。下面上海华图教育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说明。
对策句体现作者意图 例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解析】C。题干第一句说我国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低,紧接着第二句说我国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力军,但贡献率还是低,最后一句由“务必利用”强调当前应该如何做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即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故最后对策句为文段重点。
A项在说产业结构调整对服务业的作用,但是文段重点是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作用,排除。
B项在说服务是保障就业的重要因素,但文段的重点为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作用,排除。
C项在说服务业要进一步拓展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文段重点就是要通过一些手段发掘服务业对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选项体现出文段重点,保留。